
從預演的情況來看,今年的煙花,會比往年都要盛大!

以上圖源:FB網友
看完這一幕幕,不由得感慨,那個熱鬧的新加坡是真的在今年回歸了。
新加坡建國57周年。有人忍不住懷念起了國父李光耀。
1966年,他首次發表國慶群眾演講,當時他第一次跟大家講自己對新加坡的願景、期待:
一個擁有共同價值觀、共同態度、共同展望以及共同語言的新加坡。👇
再看看今日的新加坡,李顯龍走入的那些孩子中間,有華族、馬來族、印度族、以及歐亞混血。
多元種族融合,新加坡是真的做到了。↓
建國57年,未來的新加坡 前途仍面臨諸多挑戰!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跟副總理黃循財分別用不同語言進行國慶致辭其中,黃循財代為發表華語致辭。

這一次致辭中,李顯龍總理講了幾個關鍵:
1)回顧新加坡新冠歷程
① 新加坡的抗疫現狀比過去兩年半好很多,醫院診所還是很忙,但現在還不需要再次收緊防疫措施。
② 新加坡能控制疫情,全有賴各界人士(包括公共和私人機構)能夠高度信任彼此。
「國人信任政府,並願意聽從政府的建議。」
「知道良藥苦口,接受並且遵守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
「當政府呼籲人們前來接種疫苗時,大家也都響應號召。」

「大家負起了應有的個人和社會責任。即使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你我都堅持做正確的事。」
國人也自動自發地幫助和照顧其他同胞,例如在電梯內提供消毒液,以及為在家隔離的居民送食物。大家保持互信,幫助我們克服了逆境。
「新冠是這一代人經歷的一次嚴峻考驗,而我們不但挺過了難關,還越戰越勇,也更加齊心和團結了。在我們邁進後疫情時代,維持上下一心至關重要。」
2)展望新加坡的未來,「仍然不平坦」
關於新加坡的未來道路不平坦,李顯龍總理主要講了國際關係影響跟經濟挑戰兩個方面:
① 中美關係
「他們的關係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改善。而雙方發生誤判或事故,就會很容易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② 俄烏衝突
俄烏衝突,對新加坡甚至整個世界影響深遠。
③ 歐洲的戰爭也會影響整個亞太地區的安全,並讓中美關係更加緊張
今後,這個區域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局勢也會升溫,而新加坡會不斷受到衝擊。

圖源:the business times
④ 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新加坡面對全球通脹難題
俄烏衝突前,疫情已打亂全球供應鏈,通脹率也在上升。
俄烏衝突後,這些情況進一步惡化,造成全球的糧食和能源價格上漲。
3)新加坡能做什麼來應對未來的挑戰?3大準備
① 國際關係上,新加坡民間要團結,政府要有實力,全民要做好心理準備。
「新加坡要繼續生存下去,就要靠大家保持團結。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從容應對這個動盪的世界所帶來的各種挑戰。
我們必須依靠全面防衛,並繼續擁有一支強大、可靠的武裝部隊和內政團隊。
到目前為止,本區域保持和平和穩定,但今後的幾十年,情況未必會一樣,因此,我們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應付挑戰。」

② 通脹導致物價上漲,新加坡生活成本變貴方面,政府已出台援助配套、讓新幣升值,即將推出更多援助措施。
「正在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全力協助國人應付物價上漲。我們宣布了多項援助配套,向最需要幫助的國人伸出援手。政府也已經落實其中一些措施,並會在未來幾個月推出更多援助措施。
我們採取了果斷的行動,從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進口糧食和其他必需品,儲存足夠的貨品,保證供應充足。

新加坡收緊了貨幣政策,讓新元升值,以應對輸入型的通貨膨脹。政府也準備好在情況惡化時推出更多應對措施幫助國人。
但是國際經濟形勢基本上已經發生變化,全世界短期內不太可能回到過去幾十年低通脹和低利率的時代。」
③新加坡必須轉型,增加工資增長幅度。
「要通過產業轉型、提升技能和提高生產力,從更深的層面去應對這個轉變(指國際經濟形勢變化)。這樣,新加坡的工資的增長幅度才能高過通脹率,國人的實際收入才能逐年增加。」
李顯龍總理表示,新加坡必須做好長遠打算,可能是30年、50年:
「新加坡總是勇敢追逐夢想、致力於攀越一個又一個高峰,以及不斷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和新的機會。 我們深謀遠慮、未雨綢繆,我們不只是為了接下來的五到十年而策劃,而是為了30年後、50年後或更遠的未來做打算。」
就像總理所說,新加坡要繼續發展,眼前道路仍不平坦。

但57年風風雨雨走過來了,當初李光耀發表於新加坡第一個國慶日的願景,在如今已實現。
未來的新加坡,想必也會實現今日願景。
因為新加坡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精神傳承,代代相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