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
各種飲料自然就成了
大家的解暑神器

近日
有網友在小紅書上分享
在新加坡買飲料
發現飲料上面都多了一個等級標籤
分別是A、B、C、D級

旺仔牛奶:C級

星巴克卡布奇諾:C級

康師傅冰糖雪梨
康師傅冰糖紅西柚
都是D級

康師傅冰紅茶
根據不同口味
分A級、C級和D級


北冰洋汽水:D級

這些等級是什麼含義呢?
網友在貼子裡稱
「這是按照營養成分和健康程度劃分的
D級都是不健康的,C級也要少喝」
新加坡飲料標籤分級新規於2022年12月30日起實施,要求在新加坡零售的含較高糖分和反式脂肪的預包裝飲料,必須貼上Nutri-Grade標籤,並禁止發布與「D」級Nutri-Grade飲料相關的廣告。
根據規定,每100毫升的飲料中有超過5克糖分和1.2克飽和脂肪的飲料屬於C級,10克以上糖分和2.8克以上飽和脂肪則是D級(妥妥的糖分脂肪超標大戶)。

(註:糖含量和反式脂肪含量必須同時滿足一個等級標準,才能標註相應等級。如不滿足,則取最低值。)
這兩個級別的飲料必須在包裝上印上標籤,而較為健康的A級和B級飲料則無須印上。
再來看看我們日常會見到的飲料:
麒麟午後紅茶:C級

寶礦力:C級

農夫山泉茶π:C級

王老吉:C級

養樂多:D級

維他檸檬茶:D級

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網友直呼:
A怕不是只有白開水了吧

愛豆可以塌房
飲料不可以

很多網友覺得這個標籤很有效
能幫助大家提高健康意識
呼籲國內也搞一搞

也有網友覺得
這樣的標籤並起不到什麼作用
它健不健康,我能不知道嗎


還有網友科普
就算沒有這個等級標識
看配料表也一樣
「越靠前的成分含量越多,如果第一是水、第二是白砂糖,那絕對糖分超標啦。」
「看營養成分表里的含糖量就行,飲料甜味劑一般就是蔗糖、果葡糖漿、安賽蜜這些。」

據說這一波
東方樹葉贏麻了!
東方樹葉:A級

三得利烏龍茶:A級

當看到娃哈哈AD鈣奶的等級
也有許多網友表示:
看來以前錯怪它了!
安排一聯~
娃哈哈AD鈣奶:B級

不愧是徐雷生前最愛!
(誰的《狂飆》DNA動了?!)

元氣森林:B級

脈動:B級

有網友曬出了
更詳細的產品表格


一些網友疑惑
純牛奶類竟然都標註了C等級
看著好像不太健康: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評級標準是根據含糖量和脂肪量來劃分的,沒有蛋白質等其他營養成分,全脂牛奶含有乳糖和脂肪含量,因此等級到了C是正常現象,並不代表牛奶本身不健康。
此外
有新加坡網友表示
在超市裡,大家都很關心的
「肥宅快樂水」可口可樂
竟然沒有任何標註?!
你覺得它應該是哪一級的?

你平時喜歡喝飲料嗎?
你會在意飲料中的糖分含量嗎?
你還想知道哪些飲料的分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