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在巴剎用手摸蔬果可能是傳播冠病的途徑之一。有菜販說,新加坡單日冠病病例如果過500,可能考慮在攤位放置消毒液供顧客使用。
紅山景巴剎與熟食中心在今年6月因為出現感染群而關閉兩周,該感染群一度是新加坡最大的感染群,累計94起病例。衛生部當時也對鄰近街區超過20萬居民進行了多輪檢測活動。

有不少公眾會用手觸碰蔬菜進行挑選。
國家傳染病中心對該感染群進行研究,採訪了攤主和顧客,結果顯示,被感染的人群通常有三個共同點,包括未接種疫苗、沒有正確佩戴口罩,並且用手觸摸水果和蔬菜。
國家傳染病中心國家公共衛生與流行病學部顧問醫生卓漢森建議攤主可考慮銷售預先包裝的蔬果。
「顧客也可以自帶消毒液,在接觸水果和蔬菜之前和之後消毒。這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保護社區中其他的人。」
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表示,公眾在超市挑選農產品時也應該保持同樣的習慣。
「公眾會在購買有些產品前挑選,這些產品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貨品,因為它們可能是病毒傳播源。」
菜販考慮放置消毒液
《新明日報》記者昨早(9月8日)走訪裕廊中央廣場的巴剎,菜販白先生(45歲)表示,顧客通常都會用手觸碰蔬菜挑選,因此他也會有些擔心。「新加坡近來單日新增病例不少,若病例繼續增加過了500大關,我會考慮在攤位放置消毒液,讓顧客消毒雙手。我本身可能也會戴兩層口罩防疫。」
另一名菜販蔡清揚(72歲)說,他在攤位與顧客接觸後都會常常洗手,以後也會考慮提醒顧客先消毒雙手再觸摸蔬菜。
賣水果的張女士(60歲)則表示,若當局要求攤販準備消毒液,就會順應要求,但她表示巴剎人潮多,有時很難控制顧客使用。
「我們只能勸說公眾把水果買回家記得洗了才吃。我自己本身會戴手套和常常洗手來防疫。」
記者:鄭書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