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網紅展開社會實驗,看看獅城是否真的是「安全城市」。(TikTok截圖)
作者 王震宇
新加坡多年來享有「安全城市」的美名,不只榮登全球排行榜,連海外家長都基於這個理由,把孩子送來這裡深造。
最近,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發布的「全球和平指數」報告顯示,我國以社會安全及沒有發生衝突兩因素突圍,在全球最安全國家中排第九、亞太地區更是排名第二。
一名美國網紅巫珀廷賽迪(Uptin Saiidi)就以此為主題,在新加坡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測試,看看我國是否真的名不虛傳。
曾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任職多媒體記者的賽迪,(10月24日)在TikTok上載了一段視頻。他在短片開頭說道,新加坡是全世界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我今天把筆記型電腦放在(咖啡座)星巴克一小時,不請任何人幫忙看管,然後找個地方吃午餐。」
賽迪接著引述數據說,新加坡曾250天沒有發生普遍犯罪案(common types of crime),也就是說「整個國家超過八個月的時間裡,沒有人的手機被偷」。
他也認為, 「新加坡差不多已經找到消除犯罪的訣竅(learned how to eliminate crime)。」
賽迪口中的「250天零犯罪」,是去年新加坡警方部隊所公布的數據。

警方數據顯示,我國去年的盜竊、破門行竊等相關罪案,創下37年新低。(海峽時報)
警方指出,新加坡2021年共有250天沒有發生搶奪盜竊、搶劫及破門行竊案,比起2020年的202天多出48天。
警方也說,我國去年的犯罪行為(physical crimes)顯著減少,盜竊、破門行竊等相關罪案更是創下37年來的新低。
網紅:獅城犯罪率極低有三大原因
賽迪在片尾公布了這個社會實驗的結果:
他在一個小時後返回咖啡座時,(所幸)筆電還在桌上,完好無缺。

(TikTok截圖)
賽迪在視頻中也歸納出獅城犯罪率極低的三大因素。
其一,他表示,誠實和公平是新加坡文化的重要部分。

(TikTok截圖)
賽迪也認為,新加坡政府及經濟體系,確保國人的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因此新加坡人不覺得需要通過犯罪手段才能生存。
「大部分人都生活得很好,你不會看到任何人露宿街頭。」
賽迪最後點出新加坡的監控,指這裡四處都有電眼防止犯罪行為,「況且偷竊所需承擔的後果相當嚴重。」

(TikTok截圖)
紅螞蟻之前就曾介紹過,新加坡全島設有9萬個電眼,而這些監視器迄今已協助警方偵破逾6000起案件。
賽迪的影片在一天內吸引200萬人按贊,也有超過1萬名網民留言。
有網民分享道,他居住在新加坡,曾不小心把手機落在巴士站,隔天回到那裡找手機時,發現它被裝在塑膠袋裡,連同一張「遺失手機」的字條貼在牆上。

也有網民贊同說,她曾到訪新加坡,感覺「一輩子從來沒有如此安全過」。

不少海外網民也紛紛打趣說,如果賽迪在其他國家進行這項實驗,結果應該會截然不同:
「在柏林,可能10分鐘內就會(被偷走)在網上變賣。」

犯罪率低不意味著零犯罪
當然,也有網民不完全同意賽迪的言論,引起爭議的其中一點就是「在新加坡不會看到任何人露宿街頭」。
雖然大部分國人都「居者有其屋」,但還是有一小部分露宿街頭,即便這個現象可能相對不明顯。

也有本地網民發聲:「在新加坡,我們有這麼一句:犯罪率低不代表沒有罪案。」

在賽迪引述的警方數據中,就緊接著那麼一段:
「詐騙案造成(2021年)整體報案增加,占了整體犯罪率的51.8%,比2020年的42%更高。通報的詐騙案從2020年的1萬5651起,增至2021年的2萬3931起,增幅為52.9%。」

(新加坡警方部隊)
今年4月,數據分析機構Statista曾統計,新加坡去年每10萬人就有847起罪案,是10年來的新高,而絕大部分是因商業罪案數量增加,尤其是詐騙案。
Statista也分析說,暴力罪案在新加坡屬罕見,截至2021年,相關罪案為每10萬人中僅9起。
「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犯罪者須接受嚴厲懲罰,非執法人員也嚴禁攜帶槍械。」

相較於10年前,如今線上罪案比線下罪案更猖獗。(海峽時報檔案照)
如今線上罪案比線下罪案更猖獗,紅螞蟻猜想,會不會是因為竊賊已經「轉換跑道」,改而在網上欺詐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