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理、部長解釋收緊政策的原因!為日增5000做準備,一周內10萬人隔離

2021年09月26日   •   5萬次閱讀

沒有一點點防備,前晚新加坡的防疫措施突然又收緊了!

網友吐槽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現在不管打沒打完疫苗的,社交聚會、家庭拜訪、下館子堂食吃飯的人數都減到2人。

跟之前看疫苗接種程度進行5人、2人分流管理不一樣。

跟之前說迫不得已才會收緊措施、封城的態度更加截然相反。

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這種大幅收緊的情況?

咱們一起來看下~

新加坡突然收緊措施 總理部長坦言共存道路不變

先來簡單回顧下前晚發布的新政

一圖看下來還是熟悉的配方。

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新加坡的防疫路子就在收收放放之間來回不斷:

阻斷期~解封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高警戒解封第一階段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新常態共存預備期持續至9月26日

主要就是圍繞著幾個人吃飯,打完疫苗個人吃飯,在不在家辦公等展開。

原本當局的意思是,熬過這一波疫情,就能進入共存過渡期A。

來源:SCMP 但昨天這麼一來,措施收緊,不少人迷惑,這樣子新加坡現在的狀況算做什麼?

這裡解釋一下,重新收緊措施不意味著重新回到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也不是封城。

而是進入一個「穩定期」。

對於這個穩定期,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緩衝階段。

不少小夥伴一直都在說,跟病毒共存的方向也許沒錯,但新加坡在這條路上走的實在是急了一點。

所以,現在停下來了。

對於這一次的「穩定期」收緊策略,總理跟抗疫小組部門都有進行說明。

李顯龍總理: 暫時改變策略,新加坡在為這些事情爭取時間

前天措施發布以後,總理特地發文「交代前因後果」。

說明了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當局應對目前的情況正在做哪些努力:

「跨部門抗疫小組宣布新措施以應對病例激增的情況,這同樣也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向具有新冠韌性的國家更安全地邁進。」

總結了一下總理髮文的內容,大概可以分成以下5個重點:

1)我們要保證我們的醫療系統可以正常運轉,現在正在擴大醫院容量,以保證醫療系統不會超荷,同時也能收容那些除新冠外有醫療需求的患者。

2)我們正在盡全力支持打完兩針疫苗的完全接種者的在家康復計劃,新加坡武裝部隊將會協助衛生部支持在家康復計劃運轉;

3)我們將會幫助那些受到新收緊措施影響的商企;

4)會重用新社區護理機構設施。專門用來安置那些感染新冠以後表現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可以幫助減輕醫院壓力;

5)現在的收緊措施,是為了留出更多時間開打追加劑,繼續給那些沒有打過疫苗的接種。

來源:reuters

最後,總理做出呼籲: 「新冠大流行仍然在持續,我們要適應我們應對疫情的彈性反應。我知道這種改變會讓很多人感覺疑惑不安,但請跟我們站在一起。我們會密切關注並且保護我們大家的家庭。」

不僅是總理這麼說,跨部門抗疫小組組長黃循財昨天也表達了相似的意思。

跨部門抗疫聯合小組組長黃循財:

我懂你們的失望,但現在只能緊急剎車。等醫療衛生系統穩定,可重新開放。

前天宣布的收緊措施,大部分生效時間是從9月27日到10月24日。

現場有媒體非常直接就這麼問了:

「我們不是要跟病毒共存嗎?那麼現在措施重新又收緊了,我們還算是往共存的路上走嗎?」

黃部長看起來有點略一言難盡。

他特別聲明:新加坡沒有回到高警戒解封階段,也不是阻斷期(封城)。

「我懂大家的失望,這是個非常艱難的時期。但是再次收緊措施是有必要的。」

因為新加坡的醫療衛生系統承擔很大壓力,一線醫護人員也是。

而且這次措施有針對性,主要是想要確定哪些具體措施可以減少社交互動,減緩病毒傳播速度。

緊急收緊,每日確診人數未必能馬上下降。

但可以讓確診人數增速放緩,做到避免醫療系統超荷。

「這也將讓我們有時間,更快提升在家康復計劃跟社區護理設施的支援力度。」

「我們還是朝著跟新冠共存這條道路前進。」

說的意思跟總理的差不多,即共存的大方向不變,變的只是前進的節奏。

前天才說到本地的醫療衛生系統條件,兩周前主要醫院病房容量就已經達到了87.7%。

截至到24日,新冠病例占本地病床容量的8.2%。

來源:SGH

除了新冠病例,還有其他緊急需要醫療幫助的患者。加起來說病房夠用是真的懸。

前天的文章也才提到說,9月的最後一周將是考驗新加坡醫療衛生系統的關鍵時期。

結果當晚緊急剎車。

新加坡已經日增1650例,按照衛生部長王乙康推斷過的病例倍增周期,這才第五個倍增期。

而按推論峰值要下周到來,但措施卻在達到峰值前一周就收緊了。

這說明了什麼?

咱們再來看看衛生部長王乙康的回應。

衛生部長王乙康: 準備應付日增5000例

從半個月以前開始,衛生部長王乙康就一再表達過這些意思:

會密切關注醫院情況。

新加坡不會收緊措施,除非醫療衛生系統超荷。

新加坡要避免因為病例激增而造成死亡人數、住院病例激增的情況。

如果不能避免,就只能選擇封城。

然後昨天措施收緊了。

王乙康部長對此也有解釋:

「就像一場足球賽,對方全隊進攻時,你不能留最後一個守門員跟一名後衛駐守,不然會相當無助。

所以我們也不能只留醫護人員守在最後的防線,所以就收緊措施。」

而對於病例到底能激增到一個什麼程度,以及本地醫療系統負荷情況到底如何。

他也給出了新回答:

1)不知道病例翻倍速度會增加還是放緩,或要做好日增5000例準備

王部長說到,新加坡目前可以應付日增2000到2500起病例。

按照之前的推論,新加坡這一波疫情已經進入到第四個病例翻倍周期,就在前天破了1600例。

而進入第五個周期,將翻倍到3200例。

但是,問題在於:

「我們不知道病例翻倍的速度接下來會增加還是放緩,這是必須繼續觀察的。」

這個意思就是說,原本推論新加坡的疫情峰值是日增3200例。

然鵝現在又不確定了。

甚至馬上又開始打預防針,表示可能要做好應付每天日增5000起病例的準備。

真的會那麼誇張嗎?

前天,新加坡又有1萬7437人接到了在家隔離令。

過去一周內,總計10萬8083人接到了在家隔離令!

9月18日,收到在家隔離令1萬2694人

9月19日,收到在家隔離令1萬3164人

9月20日,收到在家隔離令1萬4706人

9月21日,收到在家隔離令1萬5994人

9月22日,收到在家隔離令1萬6677人

9月23日,收到在家隔離令1萬7411人

9月24日,收到在家隔離令1萬7437人

而上述僅僅只是需要隔離的部分人,還有一些需要轉移到社區機構去隔離的。

所以,這些因為被視作密切接觸者而需要隔離的人,確診率又會有多少。。。?

王部長說了:

「德爾塔不按照我們的腳本走,它在社區中快速傳播,讓病例激增的速度超過我們預期,比我們的計劃以及其他支援行動到位之前還要快。」

【原文:"But despite this, the Delta variant doesn't follow our script."】

所以這是除了避免醫療系統超荷的又一措施收緊原因,德爾塔太狠,病例激增速度超過預期。。。

不過他也同時強調,新加坡的確診率比起英美已經小很多了。

目前病例暴增的情況,是每個共存國家都會經歷的。

「如果我們在這個階段小心規劃,病例就算還會繼續攀升,但到某個點就會轉折下降,在新的平衡點趨穩,到時我們更具韌性。」

這個話目測是暗指德法義大利。他們這幾個國家現在就處於所說的「平衡點」,每10萬人約7-10人確診。

可能有的小夥伴對於更具韌性這一點不是很懂。

用王部長的話來說是這樣的:

「如果你想要具備新冠韌性,那麼社會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抗體。意味著感染的人數就是還得那麼多,不會有太大變化。」

【原文:"If you want to be resilient to Covid-19, there must be enough antibodies in the society - which means the number of infections actually can't change very much"】

1/3
下一頁

555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5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她只是去上課,卻永遠沒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234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5643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PR不在新加坡,再入境許可證REP過期了,還能更新嗎?
2025年05月07日   •   4104次閱讀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2025年05月08日   •   3762次閱讀
聊聊新加坡共和國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調漲訂閱費!新加坡人每月要在這7個流媒體平台花多少錢?🔎
2025年05月03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請女傭的性價比有多高?
2025年05月06日   •   2907次閱讀
新加坡自雇EP為什麼建議至少6000新幣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2736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