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中學畢業後一般是先上理工學院或初院,然後再上大學。作為分流制度最底端的源流,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如果孩子在工藝教育學院上學,並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新加坡現在的中學分流制度

圖源:8world新聞網
2024年即將施行的
全面科目編班制度

圖源:8world新聞網 工藝教育學院的學習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是人們想像中的那個樣子嗎?
最近就有一位被分流到工藝教育學院的學生,和大家分享了她在學校的日常,一起去看看。
素材來源:Gabriella Nadine@The Smart Local
編輯:檸檬茶
ITE是個什麼樣的學校?

新加坡政府工藝教育學院(ITE)1992年成立,是直接隸屬於新加坡教育部的政府公立學院,提供中學畢業生修讀技術課程,如電子工程、護士、旅遊、機械維修等。
在很多人眼裡,在ITE上學的基本上是沒有前途的學生。說真的,當我知道自己被分到ITE時,剛開始是很沮喪的。 但當我在這裡度過了兩年的學習生活之後,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那些刻板印象不完全正確。
讀ITE的孩子,也可以有很好的未來

作為一個每天能讀3部小說的孩子,家人對我寄予厚望。這並不奇怪,因為通常大家都會認為,那些博覽群書的人「註定會成為偉人」。
你可能想知道,我是怎麼進入ITE的?我的O-Level成績L1R5 19足以讓我進入義順星爍初院。然而我的數學成績只有E,所以被送進了ITE。
每當我提到自己是ITE的學生時,總是會有一些來自遠親或陌生人的憐憫和諷刺,「哦,你在ITE啊?沒關係啦」或者「你要努力學習,才可以找到好出路」,好像我是一個失敗者。

▲在我的整個學習旅程中,和同學的關係仍然是最重要的。
這些話不斷給我造成一種心理暗示,讓我覺得在ITE讀書是浪費精力,在簡歷上也會是一個「污點」。
不過,我了解到的事實和原本對ITE的印象相去甚遠。我在ITE結交的許多朋友都是很聰明的人,他們畢業後繼續追求自己的夢想,比如繼續深造,或是進入新加坡知名企業工作。
有趣的是,著名的ITE校友包括升菘超市的CEO林福星先生,他利用學到的實用技能創建了新加坡人熟知和喜愛的超市品牌。
同學之間的關係很親密
我們中學的同學中,有30人去了ITE。也許是因為同學們年齡相仿,有共同的興趣,很容易就玩在一起了,我們的關係很親密。
ITE作業時間是我和同學之間建立良好關係的機會。在活動管理課程中,我們的主要作業包括社區活動組織,這意味著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在一起,讓我們從同學變成親密無間的朋友。

▲我們在ITE的第一個社區活動,地點是Kim Seng CC。 在ITE,我並沒有觀察到任何刻板印象中的「懶惰」。我們和其他新加坡人一樣怕輸,盡最大努力去做事,不僅要取得好成績,還要舉辦高質量的活動。共同的夢想和抱負使我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
靈活的形式使課堂更有吸引力
大家都知道,在學習或教學方面,沒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在ITE,課程是為學生量身定製的,不拘泥於課本和考試,並以一種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有趣方式進行,比如角色扮演。

▲老師和我們在一起 我的老師沒有架子,和我們親密無間、無話不談,這讓學習變得有趣和容易,也讓我們覺得我們是在向有經驗的朋友學習,而不是連續幾小時盯著一堆幻燈片。
這為我未來繼續深造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因為我可以輕鬆保留在ITE學到的知識。正因如此,之後我在理工學院學習的第一年可以稍微放鬆一些,因為很多科目都是重複的。
學會平衡學習工作和生活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環境常常導致人們精疲力竭,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新加坡人普遍追求的目標。在ITE學習期間,我開始重視並學會了工作與生活的適當平衡。

▲考試中涵蓋的主題思維導圖
我們所有基於項目的作業,都是在上課期間在小組內計劃和執行的。雖然放學後我還是需要做一些事情,但從來沒有因為工作量過大而熬到深夜。
我不必擔心難以完成我的作業,這讓我有更多時間按照自己的節奏準備項目和考試,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後來當我進入理工學院後,過上了典型的缺覺學生生活,同時陷入作業和學習的困境。所以我認為自己很幸運能夠經歷兩種不同的體驗。
課堂之外還有更多校園生活

▲ITE CC校區 這所學校的環境十分迷人。ITE College Central雖然比我之前參觀過的大多數其它學校要小,但它以鮮艷的色彩和鬱鬱蔥蔥的自然環境相結合彌補了缺點,比如遍布整個校園的巨大的灌木叢和綠色牆壁。還有很棒的聚會場所,如撞球室、韓國烤肉餐廳和眾多餐館。

▲校園運動日
每到午餐時間,DJ會在校園內播放最新的熱門歌曲,很好地烘託了氛圍,使課間休息變得輕鬆自在。
身為一名ITE學生我很自豪
雖然不是每個在ITE上過學的人都有和我一樣的經歷,但我希望大家明白,做一個ITE學生並不是一種恥辱。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是: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我們不是一所沒有前途的昏暗學校里的差生,在ITE的那些時光,我收穫了許多實用技能,使我能夠快速成長並在技術型人才中脫穎而出。

▲對寫作的熱情使我收穫了TheSmartLocal的實習工作,在那裡,無論我的教育背景如何,我都受到大家的歡迎。
對於心裡可能正在經歷掙扎的人,請聽我說,不要擔心別人對於你是一名ITE學生的看法,只要活在當下,找出你的激情所在,就能保持前進的動力。畢竟別人怎麼想與我們無關,但未來的成功和幸福取決於我們自己。
加油吧,致每一個ITE學生!
圖文素材來源:The Smart Loc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