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星報》30日報道稱,一項名為「2021最佳工作生活平衡城市」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全球最累城市」排行榜上,前十名中有六座城市位於亞洲。該報告由美國科技公司Kisi完成,其統計並分析了全球50座城市的「勞累指數」(該城市全職職工每周的工作時間),在排名靠前的城市中,全職職工每周工作時間遠超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每周工作40小時。
全球勞累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香港、新加坡、曼谷、布宜諾斯艾利斯、首爾、東京、休斯敦、吉隆坡、卡爾加里和倫敦,其中排名榜首的香港每周工作時長超過了標準周工作時間29%,已連續兩年位於榜首。新加坡的平均工作時長也超過了25.1%,同樣是第二年獲得「榜眼」。

入選全球最累城市榜眼的新加坡到底如何呢?新加坡人生活幸福嗎?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大英國協(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整個城市在綠化和環境衛生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占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697/平方公里,人類發展指數為0.901。
新加坡人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匱乏,國父李光耀曾經說過,新加坡擁有的自然資源就是人,所以新加坡非常重視教育,擁有全世界素質最高的勞動隊伍。因此有很多的跨國公司把亞太總部設在新加坡。新加坡經濟的騰飛自然離不開這裡辛勤勞作的人民。新加坡人上班普遍都很拼,但是也是講究工作效率,坡國社會風氣並不提倡加班。
新加坡物價也較高,想在新加坡生活下去肯定離不開努力的工作。上榜全球最累的城市之一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新加坡人有一項事情是特別幸福的,是我們國人羨慕不來的,就是新加坡有個公共住房計劃,英文簡稱HDB。如下圖所示為新加坡的組屋樣式:

新加坡的政府組屋

新加坡的政府組屋
政府組屋的價格往往是非常便宜的,政府開發組屋並不以盈利為目的。一套3房式的組屋也就30萬新幣左右,而且政府會給第一次買組屋的新加坡公民補貼3-5萬新幣左右,基本上就夠付首付了。有一次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新加坡的年輕人都是買了屋子再結婚的。相比之下,國內很多年輕人買房難,新加坡年輕人算是很幸福的了。
可是對於外國人來說,新加坡就是一座生活成本高昂的城市,基本上所有的生活物資全靠進口,連淡水也一部分依靠馬來西亞進口。因此物價高昂,生活在這樣的城市,不多花點時間來工作是不行的。而且外國人是不能買政府組屋的,只能去購買100-200萬新幣的公寓,而且還要繳納高額的印花稅。
總體來說新加坡是一個充滿奮鬥氣息的國家,大多數人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工作,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