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有一對年輕情侶面對等待新組屋竣工的漫長等待期,取而代之的是支付高昂的租金...
而他們決定將這筆錢用於旅行,一邊遠程工作,一邊環遊世界。這個決定不僅讓他們有機會領略各國的風土人情,還在規划行程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增進了他們之間的了解...
讓無數網友羨慕不已...

(圖:來源自網絡)
劉建勝和周盈瑩2020年9月成功申購大巴窯一帶的新組屋。儘管單位預計2025年初才會竣工,但高昂的租金讓他們打消租房同居的念頭。
租房 VS 旅遊
TAKE A TRIP
29歲的周盈瑩說:「我們討論(租房)的時候預算是(每個月)3000新元(匯率:1新元≈5.2元人民幣),可是新房竣工要五年,要等蠻久。我們覺得拿這個3000新元來租個房子,好像有點不忍心。這些錢可以被更好地利用,所以就決定把這個預算放在旅遊方面。」
TOUR
當時擔任產品經理的周盈瑩剛好要到美國出差,敲定行程後就跟男友拎起行囊開啟環遊世界之旅。他們將毗鄰的墨西哥設為起點,從2021年9月至今,已到訪過希臘、南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16個國家,每個城市最多待兩周。
28歲的劉建勝表示:「我們剛開始的時候是(旅遊)幾個星期,後來就慢慢變長,慢慢地轉換成『數碼遊民』。」

(圖:來源自網絡)
由於兩人都熱愛旅遊,也曾長期在外國工作,因此家人和朋友都支持他們的選擇。
周盈瑩說:「我們每年會有四到五個月時間待在新加坡,比如農曆新年、生日、家人聚會、朋友婚禮等。如果我工作有需要,我也會回國。」
數碼遊民
小小缺憾是,當上數碼遊民後,他們有時無法出席一些節慶活動或重要場合。
兩人也常把新加坡當作中轉站,偶爾會回國一、兩周,更換服裝和收拾行李,然後繼續輕裝上陣看世界。
他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經歷是,南非每周有三、四天會停電,這給他們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擾。
劉建勝說,必須提前將電腦和手機充滿電,或者和同事約定在當地不停電的時候才開會。
周盈瑩補充說,身為數碼遊民,在挑選住宿時會特別看重酒店的網絡速度,甚至會事前電郵酒店問清楚,或者購買電話卡,確保隨時可以上網。

(圖:來源自網絡)
當然,他們也不能像普通遊客一樣每天悠閒地規劃出遊看景點,需優先考慮工作,完成工作後來擠出時間參觀名勝景點和感受風土人情。
一個大挑戰是時差的問題,為了配合新加坡工作時間,有時需要「早起晚睡」來平衡工作和旅遊,但他們認為這是值得的犧牲。
劉建勝表示,遠程辦公在疫情期間興起,身為軟體工程師的他只要有電腦和網絡就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工作,並以此穩定地賺取工資。
「如果有積蓄的話,經濟上就不會這麼有壓力。而且我們也要想到我們未來的生活,不只是這個時候我們在旅遊做數碼遊民,還有以後我們結婚了需要裝修的錢,所以我們都有規劃。」
公司上個月倒閉後,周盈瑩就將兩份副業轉為主職,和家人一起經營設計和社交媒體廣告營銷相關的中小企業。雖然目前收入並不穩定,但是之前的存款加上積極地理財,收入仍足以應付旅遊開支。
她也說,去年平均每個月每個人花費3200新元,包括機票、住宿、旅遊、吃喝、購物等,雖然數目不小,但認為這筆開支是值得的。

(圖:來源自網絡)
他們也通過提前規划行程避開熱門假日購買低價機票,用信用卡積分兌換免費機票,以及在短租平台Airbnb長期租房獲得折扣價格等方法來節省開支。
劉建勝說:「我們可以用這筆錢體驗不同的國家(的文化),而且算是住在一起,我們可以互相了解。」
所謂相處容易同住難,一起出遊的一個好處,就是兩人在規划行程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增進了彼此的了解。
去年底,劉建勝在土耳其向周盈瑩求婚成功,兩人準備明年登記結婚,並計劃將數碼遊民的生活持續下去,直到搬進新家。
周盈瑩說:「我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之後可能會繼續下去,但可能每次不會出去這麼長時間。」

(圖:來源自網絡)
是呀!
一起旅行的好處之一是在規划行程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增進了彼此的了解。這對新加坡情侶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選擇。
數碼遊民
他們毅然決定放棄傳統的租房生活,成為數碼遊民,用旅行來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歷。通過遠程工作和優化旅行開支,他們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並在旅途中加深了彼此的感情。
這個故事鼓舞著人們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同時也為我們展示了開源節流的智慧,讓我們看到了旅行可以成為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