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不了了...
你,用不了了...
你,也用不了了...
當地時間5月20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在美國政府把華為公司列入「實體名單」,華為無法再從美國那裡獲得晶片以及各種生產技術...之後,谷歌公司已經暫停與華為公司的商業往來。
報道稱,這些商業往來包括硬體和軟體轉讓與提供技術的服務,但可以通過公開資源獲取的服務除外。華為只能使用通過安卓開放原始碼項目(AOSP)繼續開發新的安卓系統。
在路透社看來,上述舉措對華為來說是個打擊,影響華為在中國以外的智慧型手機業務。其中,作為該公司第二大市場,華為歐洲的手機業務可能受到衝擊。

(圖:來源自網絡)
在今年P30系列國行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方舟編譯器」,從安卓底層進行優化。
而在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在朋友圈中提及了華為打造作業系統的核心能力。

(圖:來源自網絡)
外界有分析指出:
這意味著或許離華為自研的作業系統出世不遠了。
無法使用Gmail、YouTube等服務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華為只能使用公共類型的安卓作業系統,無法訪問谷歌的專有應用和服務。
谷歌還將停止向華為提供涉及所有應用軟體和未來服務的技術支持和合作。
也就是說,今後華為將無法獲得谷歌安卓作業系統的更新;而使用安卓作業系統的華為智慧型手機也無法使用Google Play商店、Gmail電郵、YouTube視頻以及Chrome瀏覽器服務。

(圖:來源自網絡)
上周四,特朗普政府將華為「封禁」,此舉令後者與美國同行開展業務合作變得極為困難。
消息人士透露,谷歌還在討論可能受到美國政府禁令影響的具體服務內容;而華為公司發言人上周五也表示,正在研究這份「實體名單」可能造成的影響。

(圖:來源自網絡)
谷歌的行動對中國境內的影響不大,因為大部分谷歌的無線應用都被禁止,由騰訊和百度等國內競爭商取代。
但華為在歐洲的手機業務可能受到很大的衝擊。數據資訊中心CCS Insight負責研發的副總裁Geoff Blaber說,「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如果要在歐洲等地保持競爭力,那些應用軟體就十分重要」。
《The advertisor》報道,華為最近發布的帶有5倍光學變焦鏡頭的P30 Pro智慧型手機,使華為在市場上大放異彩。這一消息將對許多澳大利亞智慧型手機產生巨大衝擊。
根據Kantar WorldPanel的數據,華為占據了澳大利亞智慧型手機市場不斷增長的一部分,據Canalys稱,今年前三個月全球銷售了5900萬部智慧型手機,占新手機銷量的近五分之一。

(圖:來源自網絡)
對於將來無法訪問Google應用程式的未來華為手機而言,其影響可能會更加嚴重。

(圖:來源自網絡)
「備胎」計劃
華為早就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被美國針對,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華為從未停下自我研發的腳步,不斷去探索和研發自己的晶片,也就是華為海思公司的總裁何庭波寫給全體員工的信中所說的「備胎」。
而今年3月,香港《南華早報》援引德國媒體《世界報》的消息稱,余承東在接受專訪時透露,華為已經開發了自有作業系統,並且能夠覆蓋智慧型手機和PC。

(圖:來源自網絡)
根據採訪稿,余承東表示:
華為確實已經準備了一套自研的作業系統,但這套系統是Plan B,是為了預防未來華為不能使用 Android 或 Windows 而做的。當然,華為還是更願意與谷歌和微軟的生態系統合作。

(圖:來源自網絡)
在今年P30系列國行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方舟編譯器」,通過架構級優化,顯著提升性能,尤其是全程執行機器碼,高效運行應用,徹底解決安卓應用「邊解釋邊執行」造成的低效率。
華為宣稱,方舟編譯器可讓系統操作流暢度提升24%,系統響應速度提升44%,第三方應用重新編譯後流暢度可提升60%。
目前,華為方舟編譯器已經面向業界開放開源,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呼籲APP開發商、開發者儘快使用,帶來煥然一新的體驗。

(圖:來源自網絡)
谷歌回應:「我們正在遵守這一命令,並審查其影響。對於使用谷歌服務的用戶,Google Play和Google Play Protect的安全保護功能可以繼續在華為手機上使用。」
谷歌的潛在意思是:現有用戶,我們會繼續服務,但是新機就不負責了。
華為尚未就谷歌的新限制發表評論。

(圖:來源自網絡)
在特朗普對華為下手,不止是晶片,也正在從硬體、軟體和服務組合而來。在外媒一直唱衰華為在西方國家的市場的情況下,一致認為,谷歌此舉對華為在西方國家的市場將受到很大打擊,智慧型手機用戶不會希望自己的安卓手機無法使用谷歌應用商店及安全更新等等。
華為似乎已做好準備面對美國的全面封殺,早前華為高層對媒體透露,有意研發自己的作業系統。
大家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