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遊業受全球2019冠狀病毒疫情嚴重打擊,樟宜機場大廳空蕩蕩,再也見不到昔日旅客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路透社)
作者 程英生
近日來,疫情日益洶湧,在防疫的戰線上,領導人的淚流了,國家面對嚴峻考驗的話也說了,我們真的已來到緊急關頭,不得不敢敢動用「祖產」,為經濟和社會緊急輸血。
王瑞傑副總理今午提出的救市濟困保工作大計,需要480億元,數額之多,遠超專家學者的預測,而其中的170億元需要動用國家儲備金,並且已經獲得總統原則上的同意。

王瑞傑副總理。(聯合早報)
為此,哈莉瑪總統和副總理一前一後,細緻說明提取儲備金之必要,都說形勢空前嚴峻,政府必須力挽狂瀾。兩人還指出,政府這樣的要求,過去只有一次:在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期間。
其實,對於老百姓來說,形勢十分明顯,那筆外匯儲備,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的標誌性建築。(海峽時報)
不僅是新加坡,世界各國都視眼前的大疫為一大劫難。
向來慎言謹行的默爾克總理說,這是德國自二戰以來最大的危機。
英國首相詹森也已自比二戰時期的邱吉爾,只不過他現在必須帶領民眾抵禦的不是日夜來襲的德國戰機,而是無聲無影防不勝防的小小病毒。
中國的《財新周刊》則說世界已經來到金融危機的邊緣,還可能導致全球大蕭條。
至今,已經有80個國家向國際貨幣組織提出緊急援助的申請。
新加坡多虧半個世紀的積蓄,此刻才不必到外頭向人伸手借錢,而這可觀的積蓄,是領導人罵人罵了幾十年換來的。 最能令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動氣的,最能賺他一頓教訓的,莫過於有人向儲備金打主意。在幾十年間,因為他訓人訓得凶,使到很多人連想都不敢。

2011年10月10日,已故建國總理(右一)在第12屆國會開幕儀式上與眾議員一起宣誓就任。(新聞及通訊部提供)
李先生自己嚴守國庫之餘,還費盡心思設計一套精緻的民選總統制,由總統掌管另一把通向財庫的鑰匙。
新加坡外匯儲備有多少,很多民眾也說不準,可找到的公開數字是兩千多億美元。政府很少提及實際數字,據說是因為擔心數目之大,容易讓人給政府出壞主意。
多年來,不少民眾雖然知道不能坐吃山空,但也常有國富民窮的感慨,也質疑國家儲備的可觀增長,是否是建立在有增無減的政府收費和徵稅之上。
這些民眾的懷疑意味著政治的代價,而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恰恰是這個代價換取了救難的資本,讓我們此刻有彈藥抵禦來勢洶洶的病毒。

今年2月宣布的僱傭補貼計劃將延長六個月到2020年底,受惠僱主將在今年5月、7月和10月,分三次收到補貼,以鼓勵他們留住本地員工的工作。(聯合早報檔案照)
這480億元的配套,副總理一一道出細節的時候,在國會裡贏得連連的喝彩,特別是那些大量津貼工資、減輕生活負擔的措施,惠及的主要是低薪工友、自雇和失業人士。
然而,有如副總理所說,整個世界經濟正陷入休克的狀態,而且疫情演變得很快,難以捉摸,政府的緊急救援措施能否為企業及時止血,能否穩住市場、安定人心,都是一大未知數。
過去的經濟危機,「震中」只有一處。這場疫情則先後出現在中國、歐洲和美國三大經濟體,這樣的衝擊前所未有,目前面對的是第一波,難保不會有第二和第三波。
副總理一再表示,必要時,當經濟困境越陷越深的時候,政府將出台新一輪的財務措施。
就在這救市濟困的時刻,執政黨似乎也在為大選做準備,也在通過媒體造勢。如果就在此時宣布大選,這一系列救援措施難免會沾染政治色彩,就不知政府的誠意會否遭到質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