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歲的孟加拉客工法茲利·埃拉希在2009年來新打拚,當時只有19歲的他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為幫家裡還債,他才決定離鄉背井。 (Fazley Elahi)(圖:CNA/Marcus Mark Ramos)
37歲的孟加拉客工法茲利·埃拉希(Fazley Elahi)在2022年被診斷患上結腸癌後,依然積極面對生活,也繼續為客工發聲。但,隨著病情惡化,在無力承擔高昂醫療費之下,無奈的他將在兩個星期後回國。
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CNA報道,法茲利是在2009年來新打拚,當時只有19歲的他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為幫家裡還債,他才決定離鄉背井。
來新後的日子困難重重,原以為自己被中介安排當電工,最後卻被安排做清潔工和搬運工人的繁重工作。此外,他的居住環境也不盡理想,每天得與十個客工擠在一間狹小的房間裡。
「房間的空間小到連我經過一個人,另一個人無法移動的地步。我以為這只是暫時性的。過了一段時間,我才知道其他客工原來都在這裡呆幾年了。 「
儘管生活環境欠佳,但法茲利意識到自己無法再回頭,因為家鄉還有家人需要他養。法茲利因此發奮圖強,通過上課提升技能,並成為一名安全協調員。

他在2018年推出客工文化活動,讓熱愛唱歌、跳舞和寫詩的客工每年能展示才藝。 (圖:Fazley Elahi)
發起才藝活動 拉近客工與新加坡人距離
在新加坡初期,法茲利發現客工往往與社會脫離有隔閡,仿佛被邊緣化。
「就像客工宿舍與其他社區大樓距離很遠,我們也常被叫不要靠近居民,以防對居民造成不便。」
他認為,這導致雙方對彼此的文化產生差距和誤解。
「我花了七年時間才與本地社區建立溝通。七年後我才認識我的第一個新加坡朋友。」
2015年,他結識了一些非政府組織(NGO)後開始參與倡導工作,並在2018年推出客工文化活動,讓熱愛唱歌、跳舞和寫詩的客工每年能展示才藝。
這項活動免費開放給公眾,旨在促進不同民族、社區與客工之間的友誼和聯繫。

法茲利與他的家人。(圖:Fazley Elahi)
被診斷患上結腸癌
法茲利在2022 年排尿時感到疼痛,同時持續發燒。 他做了結腸鏡檢查發現了一個腫瘤,幾天後他被診斷患有結腸癌。
「我的妻子當時懷孕四五個月,我的兄弟四月份又來到新加坡,我卻在這個時候患癌。「
「我的一生中不曾認識任何人患有癌症,我問醫生,我的妻子懷孕了,我能看我的兒子嗎?」
在朋友和非政府組織的支持下,他接受了切除 15 公分結腸的手術,並在幾個月後進行化療。
法茲利隨後被公司解僱,在尋找新工作的過程中,他曾偷偷地在前僱主建築工地的地下儲藏室里呆兩個月。

法茲利與兒子。(圖:Fazley Elahi)
法茲利最終找到了工作,但薪水大幅減少。從事新工作一個月後,他卻發現癌症已經擴散到肝臟。
深怕僱主對他待遇不一樣,他在沒有告訴公司的情況下,一邊化療、一邊工作。當頭髮開始脫落時,他就剃光頭、戴上帽子;當他的手因化療變黑時,他就解釋那是治療肝臟藥物的副作用。
儘管接受了治療,法茲利上個月被告知,他的癌症已進一步擴散到肺部和骨骼。
「我問(醫生)如果我什麼都不做,我還有多少時間,她說大概三到六個月。」
考慮到在新加坡治療費用昂貴,法茲利決定在本月23日返回孟加拉。理由是,「如果無法治癒,而且非常昂貴,我不會、也不想把每一分錢花在自己身上。」
回國在即,他說他不會忘記在新加坡建立的友誼。
「我們離開家人多年,獨自一人在這裡。如果我們不被這個社會接納,我們就會像陌生人一樣。你不想像陌生人一樣生活幾十年。所以希望新加坡人能夠支持和接受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