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步
隔離生活與隔離期檢測
進酒店之前,每個人需要把身穿的防護服、面罩、口罩都脫掉摘掉,扔到專屬垃圾桶里,工作小組給我們又分了新口罩,如此方才可以進入。
房間雖然年代久遠,但勝在空間寬敞,孩子可以在房間裡運動。打開窗戶,四周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平湖街道辦派駐的工作小組工作盡心負責,剛來第二天我不小心被開水燙到手指了,工作人員每天都來詢問手的情況,教我怎樣避免感染。

酒店可以快遞,每天有四次送快遞時間,最晚到7:30,基本可以覆蓋全日生活需求。唯一不足的是不能外賣,而酒店的隔離餐口味又十分一般,主食多,菜肉少。

孩子吃不慣隔離餐,工作小組就建議我們點餐,他們還交代了前台送餐時優先送。心理小組的專業心理老師每周都打來電話詢問我和孩子的情況,和我們聊天,擔心我們因為隔離而出現心理問題。
在和工作小組的溝通過程中,工作人員整體給我的感覺是尊重每一位入境人員的基本權利和需求,對於入境人員的個性化需求,他們也會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盡力予以幫助,沒有推諉搪塞,坦誠地面對每一個問題,這很容易在彼此之間產生互信。
我們在吃了一頓隔離餐之後,就點酒店的餐了。酒店的餐食雖然十分一般,但是服務卻很好。尤其是餐廳來自湖北襄陽的徐經理,為了照顧小朋友的口味,特地安排廚房做了水餃、燉雞肉、紫菜蛋花湯等等菜單上沒有、而孩子又喜歡吃的食物,並且每餐都附送水果。當我說謝謝,他說:「我們都是中國人,彼此關照是應該的。」

這讓我感受到國人的人情味,規定也許嚴格,但在規定之外有很多人在盡力傳遞著來自人性的溫暖,這是最讓我感動的部分。
在隔離酒店我們一共需要做三次核酸檢測,每次都是鼻拭子+咽拭子一起,另外,因是從東南亞歸國人員,還要做2次抽血查瘧原體,入住第二天和離開那天做。一開始我很擔心孩子做這麼多次核酸檢測,是否受得了?
後來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醫療小組每次由一位護士姐姐來給孩子做,她的技術太好了,感覺就是輕輕掃了一下便好。孩子剛入住時總數自己還剩幾次核酸,後來乾脆忘記了,而且很喜歡這位阿姨做。
抽血查瘧原體是在手指上。第一天給我們抽血的是年輕護士。樓道光線昏暗,加上護士穿防護服不便,扎了兩次才抽成功,而且很疼。 深圳有項很人性化的政策,即入境人員中12歲以下兒童是優待人群之一,所以在這個環節也可以申請老練的護士來給孩子做。
隔離生活的前幾天,是大人和小孩適應新環境的時間,會有一些不適,幾天後,將隔離生活規律化,適應之後,會發現,這種生活不啻為一種難得的人生體驗。畢竟生活的常態是變化,而非不變,引導孩子學習去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乃至於吃吃苦,都是一種歷練。

兩次在疫情期間回國,除了思親甚切,不排除我也有想要鍛鍊自己和孩子的動機。危機和困難時刻是磨練一個人最好的機會,也是讓一個人成長最好的時機。對大人如是,對孩子亦如是。
溫馨提示
1) 提前多久去機場比較合適?
商務艙在最晚值機時間之前一個小時抵達機場就來得及。經濟艙若想排在隊伍前面,可能要在最晚值機之前最少三個小時。不過,雖然早去可以早選座位、或許也能早早抵達隔離酒店,但是在機場候機的時間也更多。
2) 在飛機上可以吃東西嗎?
如果是早班飛機,早上早早就要起來去機場,可能沒有時間用餐,在飛機上餓了,是可以吃點東西果腹的。目前飛機上都提供點心類食物,大人戴著口罩就能吃,小朋友若不方便,最好還是戴一個面罩吃。吃東西的速度儘量快,以墊墊肚子充飢為主。
3) 老人自己回去,填表之類的流程複雜嗎?
填表類內容無非三大塊:個人信息、行程信息、國內住址和緊急聯繫人信息,內容並不複雜。如果老人不習慣用手機,樟宜機場值機櫃檯旁側有講中文的工作人員,可以求助。國內海關也都有工作人員可以求助。填表以在線填寫為主,中國入境時填寫要用到手寫,最好自帶一隻筆。
4) 有一些疑難問題不知道怎麼處理,該向誰諮詢呢?比如老人回去看病,陪同人員是否可以直接跟隨去醫院的問題。
所有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都可以致電國內入境城市疾控辦來諮詢,疾控辦會根據入境人員的情況需求,給與解答和指導性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