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等海外私人財富加速流入我國,在本地的財富管理公司和提供財富法律諮詢的律師事務所紛紛通過招攬更多專才和擴大設施等策略和布局,來迎合高凈值人士和家族理財辦公室(簡稱家辦)的需求。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J.P. Morgan Private Bank)董事總經理兼新加坡和東南亞市場主管魏志傑觀察到,區域的超高凈值人士(UHNWIs,俗稱超級富豪)在整體上出現增長。
魏志傑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由於我常駐本地並領導東南亞業務團隊,因此親眼看到新加坡市場及離岸中國市場團隊的顯著增長。在新加坡,我最近剛搬到新的辦事處,這正是要為本區域不斷增加的私人銀行職員提供支持。」
Dentons瑞德律師事務所(Dentons Rodyk & Davidson)高級合伙人劉家銘受訪時說,事務所剛在7月迎來新的高級合伙人劉鈺芳,以及她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安永(EY)旗下Atlas Asia Law Corporation組建的團隊,目的也是要迎合對家辦和基金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

專家指出,有些來自亞洲包括中國的富人,在其他國家「兜兜轉轉」後,也選擇在本地落戶。
Dentons瑞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廖學銘高級律師受訪時說,中國顯然仍是最大的私人財富市場,但事務所也看到所有亞洲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快速增長。

劉家銘也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他發現,來自某個國家的高凈值人士,會在其他國家嘗試居住一段時間後,轉而遷移到本地。「例如,我們看到,來自中國的富人會從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美國,移居到新加坡來。」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估計,截至2021年底本地大約有700個單一家辦(Single Family Offices)。在今年首四個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已批准100多份設立家辦的申請。
廖學銘指出,事務所業務過去幾年顯著增長,忙於協助在本地設立信託和家辦,以及處理所有相關事務,包括稅務規劃、家族傳承和家族治理。
談到亞洲富人對我國的青睞,衛達仕凱德律師事務所(Withers KhattarWong)私人客戶和稅務團隊合伙人楊然全受訪時說,以大中華客戶來說,我國吸引他們的地方,包括本地擁有強大的法治和完善的司法制度;良好的財務、司法和稅務服務;以及安全與宜居的環境。
其他因素還包括本地是華人為主的國家,文化上讓他們感到熟悉。此外,本地也是東協的門戶,並擁有健全的風投領域。
至於對印尼的富人來說,我國是區域的樞紐城市,在距離上也具備優勢。

談到私人財富在新加坡的展望,楊然全認為,隨著金管局積極推動家辦在我國進行更為顯著的營運活動,這個領域的增長將持續。
金管局在4月份上調家辦在本地享有稅務優惠的門檻,促使客戶尋求更為全面的法律服務。

他說,客戶把新加坡視為持守和管理他們財富的中心,而他們如今在本地感興趣的投資和活動範圍,也包括數碼資產、慈善、藝術和可持續發展。

魏志傑說:「亞洲將持續成為全球財富管理增長最快的地區,憑藉我們在新加坡的能力及全球網絡,我們將能夠繼續把握增長機會和推動新加坡財富行業的發展。」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將總管理資產規模(AUM)和客戶顧問人數增加一倍。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估計,截至2021年底本地大約有700個單一家辦。在今年首四個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已批准100多份設立家辦的申請。
主要資料來源《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