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2月16日宣布簡化2019冠狀病毒的防疫措施,繼續邁向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對此,受訪專家認為,早前實施的防疫措施早已失去功效或沒有必要,因此適當放寬措施是好事。

有傳染疾病醫生接受新加坡媒體採訪時說,目前已得知奧密克戎變種毒株的嚴重性比之前的德爾塔變種毒株來得小,因此許多防疫措施早已失效。
「比如說公園裡椅子必須隔開來坐,可是我們搭地鐵的時候,跟人家擠在一起的時候也沒有安全距離,所以這樣的措施已經完全沒有意義。」
放寬措施料不會對病例數字有影響
他說,放寬措施對於確診病例數字不會有太大影響,相信下來政府還會進一步放寬或解除其他的一些措施。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系主任許勵揚副教授同樣認為,隨著這波奧密克戎疫情將減弱,放寬防疫措施是適當的舉措。
他表示,雖然從其他國家的應對奧密克戎來襲的經驗來看,新加坡放寬措施可能會使到醫療體系吃緊,但並不會導致不堪重負的現象。
病例飆升是好事 更早邁向群體免疫
隨著奧密克戎持續擴散,新加坡冠病確診病例屢屢破萬,引發民眾廣泛關注。對此,受訪專家預計,接下來幾個星期的病例數字還會繼續飆升。
盧家燊表示,其實確診病例飆升是一件好事,新加坡將能更早邁向群體免疫。
「數字越高就代表這波奧密克戎疫情會越快過去,因為對抗冠病的辦法必須通過接種疫苗和感染,才能得到一種群體免疫。群體免疫的意思不是說每個人必須『中』才能免疫,畢竟疫苗能減少50%到60%的感染幾率。」
他透露,新加坡不應該選擇落實壓制確診病例數字的措施,否則疫情就會持續更久。只有在重症病例無法應付,才應該壓制數字。
「因為奧密克戎的傳染性比德爾塔還要強50%,如果我們要把數字壓制到與德爾塔一樣,那這波奧密克戎疫情就會拖很久了。」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也表示,奧密克戎對於新加坡來說可能是一種「運氣」,因為重病人數明顯滑落。
「前線工作人員看得出,很明顯的,現在的疫情沒有那麼嚴重,雖然還是有人感染重病,但是沒有那麼嚴重的病人多了五到十倍,甚至那些沒有打過疫苗的人的病情也比較輕,當然還是不可以掉以輕心。」

收緊措施無法抑制死亡病例上升
許勵揚透露,近日新加坡通報的死亡人數上升,大部分都是80多歲的老年人。然而,保持或收緊現有防疫措施並無法遏制死亡人數的上漲。
他也說,接種疫苗者的死亡比例,比未接種疫苗或部分接種疫苗的人低大約八倍,這與國際數據一致。
「與包括流感在內的其他傳染病一樣,儘管疫苗有助於大大降低感染風險,但老年人和免疫系統受損的人的死亡風險更高。」
盧家燊說,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確診病例的增加,死亡人數也出現了增長,但對比整體確診人數的死亡率卻有所滑落,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情況也比之前一波的德爾塔疫情來得好。
隨著首批冠病口服藥物Paxlovid已抵達本地,梁浩楠預計,過一兩個星期就能開始讓冠病患者服用這款藥物。
「現在有單克隆抗體藥物Sotrovimab輸入冠病患者體內控制病毒,效果其實很好。如果到時可以服用口服藥物的話,新加坡疫情應該會加倍舒緩,冠病患者病情的嚴重性也會減低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