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加坡人力部最新發布的《2021工資報告》顯示,受通脹影響,過去一年,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工資實際增幅為1.6%,遠低於疫情前的3.3%,這也是2013年以來的第二低點。相信還有不少人,工資非但沒有增加,反倒是面臨減薪甚至失業的壓力。
自去年開始,新加坡通貨膨脹持續上漲,今年4月核心通脹達到了3.3%,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新高。這意味著,對多數人來說,工資的漲幅遠低於通脹的上揚,這時候,如果什麼都不做,辛辛苦苦賺的錢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會慢慢流失。

另外,新加坡本地物價和生活開銷也在持續上漲,這讓本不樂觀的經濟狀況,更加糟糕。是時候考慮做一個家庭的財務規劃了,像孩子的教育支出、自身的退休養老支出等,都是擺在每個人或家庭面前的現實問題,是應該做些什麼,讓手裡的錢運轉起來,實現一定程度的財富升值,以滿足不同的階段的財務需求,畢竟把錢只放進銀行,這種傳統的思路已經行不通了。
如果你之前從未做過理財,可能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那麼我就為大家介紹三種易操作的理財選擇,供大家做個參考。
退休計劃:
這是一款市場上少見的保本退休計劃,可以選擇10年、5年或一次支付保費,而到了60歲或65歲的退休年齡,可按月領取收益,最長可達15年,這也是一個對公積金退休收入的很好補充,具體可參考圖表的示例。

教育金計劃/養老計劃:
這是一款為期10年的理財產品,定投期限為3年,10年後可以一次性提取,或者是保留更長期限,以獲得更多增值。定投的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場波動風險,特別是在目前市場低點下定投,還是一個相對不錯的選擇,具體可參考圖表演示(以每月1000新幣定投為例)。不過有餘力的朋友,可選擇更長期限的定投,以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

保費融資計劃:
該計劃適合手中有一筆閒錢的朋友,通過與銀行合作方式(銀行提供72%的貸款),購買大額保單,每月償還貸款的同時,按月領取派息,依託新加坡低貸款利率的優勢,獲得一個高的槓桿價差,也就是說,通過相對較小成本,來獲取一個持續的差額收益,這也是目前比較受歡迎的理財方式。

以上三種理財方式,供大家參考。當然,做理財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產品,爭取在自己可承受的風險範圍內,將未來收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