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5日訊)屢犯盜竊罪進出監獄,後來當「奸商」變百萬富翁,卻又因濫賭差點賠上性命,如今男子徹底洗心革面當起小販賣海鮮粥,放下貪念只求一家和樂安穩。
《新明日報》報導,本月初在白沙中小販中心開攤賣海鮮粥的陳清偉身形魁梧,身上也有不少刺青;他受訪時坦誠揭露自己的陰暗過去,併流露出如今對生命正能量與善意。
「很小的時候就覺得金錢為主,錢很重要。想買買不到的我就偷。」

陳清偉和母親一同經營檔口。
他12歲去超市偷釣魚器具,被逮到後有好心人看他年紀小幫他還錢解圍;過後偷一袋溜溜球被送去警局,但同樣年紀太小隻要求家長監督,這些事件讓他以為反正不會有事而變本加厲。
13歲到21歲間,陳清偉去朋友家偷酒、偷摩哆和轎車、破門行竊、盜刷信用卡等罪行層出不窮,進出監獄五六次。
後來,不斷涉案的他面臨再犯錯就要判至少5年改造性監禁,於是決定遠離罪案,但卻變成了別人眼中的「奸商」。
陳清偉跟銀行借錢買了6輛車,投入租車生意卻擬出「合約陷阱」,即使租車的顧客只是出了芝麻綠豆的問題,都要他們賠償1萬元(約3萬令吉)。
「不賠一萬,就算賠我們兩三千我也照拿,反正是多賺的。」
陳清偉憶述,沒多久就賺了人生第一個百萬,但婚姻卻也同時出問題,於是沉迷賭博解悶,每期還砸兩三萬元投注萬字票。十賭九輸必有其道理,陳清偉就在賭場把他賺來的輸光。
「那時我把最後的五萬塊輸掉,絕望到決定在抽完最後一根煙後從高處一躍而下。我拿起手機想要發最後的簡訊,不料他在那一刻收到太太傳來簡訊告知她懷了第二胎。」
想起自己也是沒有爸爸的小孩,陳清偉意識到不只是要活下去,還要改變自己重頭開始。於是當起了送貨員,也在2016年間嘗試開賣雲吞麵,但營運和成本沒有拿捏好,於是兩年後結業,之後他當起了修車員。
這次決定二度挑戰當小販,最大主因是疫情讓他擔心失去工作。如今,他每天身兼兩職,早上5時起床待命,若有案子就出外修車。中午就到小販中心開檔一直到晚上8時30分收攤。
「當然沒有以前做租車行賺那麼多,可是現在一家人能在一起,大家好好過日子,我也戒菸戒賭了,現在生活簡單多了反而真的睡得好。」
此外,陳清偉說以前「吃」人家這麼多錢,現在絕不可以再這樣,而且要懂得回饋,而如今希望薄利多銷,一碗6元9角(約21令吉)的海鮮粥,2隻剝好大蝦和2個帶子,加上三文魚碎片等,所選擇的食材品質是餐館等級,因此成本高。
陳清偉也提到,他從小就沒有見過父親,也不敢追問母親細節。11歲的時候從外婆口中得知自己差點被她以三萬元「賣」給其他人,但母親堅持把他拖回來繼續撫養長大。
陳清偉跟母親姓,生父姓李。
「你知道嗎,有時候我在教會做分享時,我還會問現場有沒有人姓李,然後看對方几歲。」
問他若真的能見到父親,會跟對方說什麼?
「我想說……不管當初發生什麼事,我都會原諒你,也希望你都要過得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