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4月10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出一則尋牛啟示和公告,稱林厝港一家農場的一頭公牛出逃,並提醒公眾,切勿接近或試圖激怒公牛。
食品局還呼籲,公眾要是看到這頭牛和它保持距離,並立刻聯繫動物應急中心聯繫。

兩局聯手組20人找牛小隊要找的這頭出走的公牛今年兩歲,在新加坡出生,身高約150公分,名字叫做Ganesha,屬於林厝港Viknesh乳牛場。
這牛一跑,不但公眾被警告,食品局也聯手公園局,形成了一個20人的找牛小組。這組人今早10時在牛棚開了會,後來分頭進入叢林尋找Ganesha,事情似乎很嚴峻。

包括食品局、公園局和農場員工在內的20人尋牛小隊手裡拿著棍開始尋牛。(圖源:新明日報)
然而,公眾連接近和激怒公牛的機會都還沒有,牛主人自己發話了,說牛根本都沒有逃出。
什麼?勞師動眾找了這麼久的Ganesha,根本沒逃?

勞師動眾
又說Ganesha沒有「出逃」!
牛在哪裡,牛主人當然很關心,不過牛主人同樣關心牛是不是「逃出」。很明顯各大媒體報道時用「出逃」(escape)這個字讓牛主人不是很滿意。
他今天回應媒體時特意給大家科普了什麼叫「出逃」,他說:
「牛並沒有逃,逃的意思是到外面大路上走,到Jalan Besar(惹蘭勿剎,新加坡受保留的「老城區」),到這些地方才叫逃。」
牛主人想表達的應該是,牛目前並沒有狂奔到公共區域,牛主人瑪尼坎丹(78歲)告訴《新明日報》,農場每個月都會有人來巡視飼養的36頭牛,而昨天例行巡視時發現少了一頭小公牛。
相信當時是牛撞開牛棚木門,又弄倒1米高籬笆,跑出了林厝港農場養牛區。但牛是往農場後方跑的,而後面的也是他的土地,面積大概為7英畝。
也就是說,牛逃出了門和籬笆,但還沒有跑出老闆的地盤,也還沒有到Jalan Besar和任何新加坡其他的地方,對老闆來說,還不算出逃,最多算是出走吧。
老闆也表示,曾經有過經歷,小牛出走後餓了,自己就回來了。

出走小牛
是用來祈福的
Ganesha的名字取自印度教象神,牛主人解釋說,因為牛在印度教被認為是很神聖、吉祥的象徵,比如說遷居時,就會把牛請到家裡。
咦?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
沒錯哇,就是讓義順變成新加坡怪區的經典事件——「電梯里發現牛」事件。
2017年,在新加坡義順組屋裡,剛喬遷新居的印度屋主依據興都教傳統,牛被帶入屋內走圈,希望一家人得到祝福。

讓義順一舉成名的牛。(圖源網絡)
雖然不知道兩頭牛是不是來自同一家農場,但2015年Viknesh乳牛場受訪時表示,自己的確有提供租牛的服務,而且每年會收到約20個客戶要求,把牛租回家祈福。
主人表示這個小牛很溫順,不用怕他會攻擊人。但是近年來,新加坡有不少動物「出逃事件」發生:
2004年,六歲大的雌黑猩猩蘭芭,越牆逃離飼養區後,掉入實里達蓄水池溺斃;
2005年,動物園一隻七歲半的雌美洲豹從鐵籠的窗口跳出,半小時後才被抓回籠里,當時動物園裡有數百名遊客被疏散。
2014年,《新報》報道有一隻非洲野狗(African wild dog)從動物園的圍欄中逃出,動物園必須關閉大門出入口。
比起上述這些動物,看起來只是「迷了路」的小牛Ganesha可愛溫順多了。

Ganesha是一頭黑白色小牛,與圖中小牛相似
目前小牛還沒有被找到,不過農場主人強調,農場後面的區域也設有較高的籬笆,相信小牛應該還沒跑到公眾區域。
但食品局還是強調,萬一有公眾看到Ganesha的蹤影,還是要保持距離,並撥打1800-476-1600舉報小牛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