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培養水平世界領先的新加坡非常重視中文教育,今天介紹新加坡教育部給低年級小學生推薦的書單,幫助有需要的家庭開卷受益。
第一本是韓國作家陳恩榮寫的校園小說《學習也可以很快樂》(有中譯本),夢想成為太空人的金珠聽說學校要組織兩天一夜的天文活動,卻因為與英語培優課程衝突而沒有得到媽媽的同意。為了打動媽媽,金珠發起了為夢想而努力的行動,沒想到最終打動了自己,那就是學習過程中一個個小成就帶來的快樂享受。
另一位韓國作家韓昌旭特別擅長寫校園勵志故事,他的作品專門解放媽媽,除了韓國校園暢銷冠軍《媽媽不是我的傭人》之外,還有一本《寫作業不用靠媽媽》受到新加坡教育部門的推薦。小學生宙思升入高年級,發現功課變難了,他吃了發明家叔叔送的思考巧克力,終於學會了獨立思考,不再討厭做作業,更不需要父母幫助了。
《爸媽太過分》的主人公是夢想成為搞笑藝人的路易斯,他喜歡看電視,科科成績都是C。爸媽搬到「苦讀鎮」,路易斯卻對苦讀生活忍無可忍,決定開始訓練父母。
中國南京作家楊筱艷的「五四班」系列受到新加坡教育部門推崇,收錄了《五四班的新老師》和《五四班的網蟲兒》兩本小說,看陽光大男孩綠綠老師怎麼智取小屁孩。另外一本關於網絡成癮問題的推薦書目是《不再迷網:教孩子遠離網絡誘惑》,講述一個成癮少年小剛的可怕遭遇。
亞洲孩子的功課壓力普遍大,教育部也許是擔心孩子們心理出問題,所以推薦了一本《大戰功課壓力怪獸:教孩子學會緩解課業壓力》,告訴孩子,不管差生還是優等生,人人都有壓力,都要學會緩解。
《繪本小說:了了》和《新版獅城往事》是兩本充滿新加坡本地色彩的文學作品,前者是十二歲男孩眼中的祖屋生活風貌,後者是新加坡著名老作家思靜眼中的舊人、舊事、舊情。《飛躍有情天》和《跨越地平線》是兩輯編選的海內外文學佳作,通過不同的文學體裁和特色,幫助小學生感悟生活、感受生命、感動自己。
由傅春江繪畫的《中華文字的故事》,林湘雯繪畫的《文學名著繪本:紅樓夢》,陳國勝編繪的《繪本畫三字經》,新加坡教育部希望通過這三本書幫助獅城少年勾勒出華夏文明的底色。
老教師陳翠屏的著作《那些學生教會我的一二三事》也在推薦之列,三十個小故事,道出在講台前執鞭22年的華文教師的喜怒哀樂,師生間淡淡的真情。另一本《光陰小故事》取材於名人善用時間的成功事例,告訴孩子們成功的唯一秘密,那就是善於利用時間,成為時間的「征服者」。
根據新加坡國民導演梁智強同名電影繪製的漫畫書《孩子不壞》和王文獻的著作《最亮的星》是兩本非常大膽的推薦,這兩本書並不避諱孩子可能遭遇的各種社會問題和不幸,但依然教孩子們不要對生活失去希望。
很多人生道理,別人再循循善誘,不如自己摸爬滾打,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你再苦口婆心,不如給他創造一個可以主動獲取這些「成長雞湯」的環境,譬如更多的好書,更安靜的空間,更明亮的書桌,還有,更愛閱讀的你。
寒假已經過去一周,再過一周就要進入喧鬧的中國年,你和你的孩子準備好用閱讀征服時間了嗎?




(書單中部分國內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