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媽媽在新加坡

2019年02月05日   •   5萬次閱讀

眾所周知,新加坡實行陪讀政策,

家裡的媽媽/外婆/奶奶

可以隨孩子一起前往新加坡。

新加坡陪讀政策:

16周歲以下的在新加坡留學的學生,媽媽、外婆或是奶奶等直系親屬中的一位可以申請陪讀准證,成功申請後可以在新加坡合法居留,陪同照顧學生。持陪讀准證期間,親屬可以任意進出新加坡,而不必再單獨申請旅遊簽證。

Q

那麼長時間在國外生活,陪讀媽媽可以從事哪些工作來減輕經濟負擔,同時又可以照顧孩子的學習生活呢?

新加坡的公司聘請陪讀媽媽的僱主需遵守有關條例,比如本地與外籍員工的比例,以及為持有工作準證的陪讀媽媽繳付勞工稅等。

適合陪讀媽媽的職業:

咖啡店助手、餐廳服務生、廚師、清潔工人、油站添油員、華文老師等!

常見招聘廣告有:

咖啡店助手:每天7點到1點做清潔,1點到5點幫忙泡咖啡等,5點到7點做清潔,每個月休息兩天,1400底薪,250房補,包吃,表現好還有加薪。 食閣:從事寫單,招呼客人,送食物,廚房清潔;薪金:1100新幣 / 月;工作時間:12小時。每兩星期休息一天;公司提供工作餐 ;住宿:公司不提供住宿但津貼250新幣每月。 清潔工人:就是比較辛苦的行業了,工作時間12個小時,一個月休息2天,年假7天,病假14天,車費工作報銷,住200/每月,僱主是保潔公司為各種辦公樓提供保潔服務。

我們的推薦+建議:

有條件的可以去做華文家教,或者去補習中心當華文老師!

以華文家教來說,其實在新加坡有一定的需求量。

大部分的移民家庭都會希望聘請外國身份的英語家教來教孩子英文,目的就是希望在這Singlish的社會,能讓孩子有比較漂亮的發音及標準的文法。

相對的,在新加坡的本土家庭,在父母本身中文造詣欠佳的情況下,也希望能尋覓到純中文環境成長的華文家教,來教導孩子華語應用書寫能力。

避免誤區:

1. 別打黑工

什麼是黑工:在新加坡,只有持工作準證的人才能合法打工,否則,就是打黑工!一旦被政府發現,立即被遣送回國。

曾經有一位來自青島的陪讀媽媽,由於沒有工作準證而在一家紡織廠打黑工,每月只有600元新幣。

一次,新加坡勞動部門到廠里檢查工作準證,她怕被人查到,冒險從二樓車間跳出去,結果右腿骨折,還被勞動部門抓住。

隨即,她被起訴至法院,法院判定其立即離境,當初到新加坡交納的5000元新幣保證金也被沒收。還有一個做清潔工的陪讀媽媽,也沒「工作準證」,每天晚上7時到次日6時工作,「夜裡太困,就不斷喝咖啡」。

2. 勿忘初心

一些陪讀媽媽長期疲於工作,加之除了孩子外很少有精神寄託,一些人不免精神脆弱,做出一些讓人難以理解的舉動。

一次,某陪讀媽媽鄰家一個九歲女孩對她說:「阿姨,妹妹不聽話,你可以去買根藤條。」

這個媽媽非常納悶,追問孩子為什麼如此說話。這個女孩什麼也沒說,只是撩起衣服讓她看身上的紅印,「這都是媽媽用藤條打的」。

這個孩子的媽媽在當地一家「中國小吃部」做洗碗工,老闆不但讓她洗碗,還分配其他雜活,累得她直不起腰。有時不順心,她就把怨氣撒在孩子身上:拿根藤條打孩子,任憑孩子怎樣哀求,都無濟於事。最後,孩子實在沒辦法,自己去看心理醫生。

致陪讀媽媽:

作為陪讀媽媽,最為重要的職責應當是陪伴自己的子女,在學業上輔導他們,在生活上陪伴他們,如果是因為經濟壓力而搞得自己精疲力盡,對孩子的輔導敷衍了事,這對孩子的發展並不好,完全是捨本逐末的表現。

特別是一些資金方面的準備,肯定是越早越好。

陪讀媽媽不易,

作為孩子更應該好好學習,回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