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國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別稱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為一個有主權、民主和獨立的國家。同年12月22日,新加坡成為共和國。建國後,新加坡人民,靠著勤奮打拚,在逆境中求得生存。

新加坡市區位於新加坡島的南岸,面積719平方公里,整個國家也即是一座城市,有「花園城市」的美譽。 珊頓道是主要道路,兩旁摩天大樓。新加坡河從市區穿過,在河口上矗立著一座乳白石的「魚尾獅」雕像,即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徵和標誌。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占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新加坡人口密度7,697/平方公里。

新加坡元(簡稱:新元或新幣)是法定貨幣。新加坡元可分為紙幣和硬幣。在市面流通的鈔票有:10000元、1000元、100元、50元、10元、5元、2元面額的鈔票,另硬幣則有1元,50分、20分、10分、5分與1分硬幣。

新加坡提倡宗教與族群之間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實行宗教自由政策。新加坡佛教是全國第一大宗教,約占人口的33%。新加坡境內寺廟林立,北傳佛教的寺院超過150所,南傳上座部佛教寺院約有20餘所。新加坡雙林寺既是新加坡第一座寺院,也是最大的叢林之一。

新加坡道教占了人口的11%,共有大小廟宇300餘間。粵海清廟和天福宮收藏有光緒帝御賜的墨寶。 四馬路觀音堂也是新加坡香火最鼎盛的廟宇之一,廟堂內幾乎每天都有人潮。

截至2014年12月,居民住房擁有率達90.5%,人均壽命82.5歲,識字率96.7%(15歲以上)。全國平均每一萬人有醫生23人,共有病床1.2萬張。每千人擁有私車110輛,手機滲透率148%,家庭電腦擁有率81%,上網率77.7%。

新加坡是一個美食天堂。多元的文化和豐富的歷史使新加坡擁有了足以驕傲的美食。海南雞飯是新加坡早期移民的菜色。鮮嫩多汁的白斬雞搭配油光黃澄香雞飯,配生抽或者老抽和特製辣椒醬及薑蓉。烹調海南雞飯的每一部分都必須一絲不苟,是新加坡美食之選。

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