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智慧財產權之前,我們以為費用會非常貴,承擔不起...
許多本地企業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意識還不是很高,他們不了解智慧財產權如何影響他們的商業策略,以及它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
無論是新加坡成熟企業還是初入新加坡的企業,就像上面的問題一樣,許多企業都不知道如何申請智慧財產權(專利)。
但其實在新加坡申請智慧財產權並不繁瑣,而且為了便利申請,新加坡知識產權署和政府科技局聯手打造了GoBusiness IP Grow網頁,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輕鬆申請智慧財產權。

圖源:Go Business IP Grow官網
新加坡《專利法》
新加坡知識產權署(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Singapore,簡稱IPOS)是法律部下屬的政府機構,是在新加坡註冊並負責管理智慧財產權的國家機構。IPOS幫助企業利用無形資產(IA)和智慧財產權(IP)進行發展,並致力於將新加坡建設成為一個國際IA/IP中心。
智慧財產權或者無形資產,包括了商標或者是品牌、專利,甚至是商業機密。
新加坡知識產權署去年的一項統計發現,過去五年,本地智慧財產權申請持續增長,其中以申請專利的案例居多,增加約24%,商標註冊也攀升16%。
與中國不同,新加坡《專利法》沒有實用新型專利的概念,新加坡的專利制度是為了保護髮明創造,這些發明可以是全新的產品、方法或對現有技術的改進。
一旦專利被授予,除非得到專利持有人的授權,否則任何人都不允許在新加坡使用該專利。
新加坡的專利保護期限最長為20年,從申請之日起算,維持專利有效需要從第五年開始支付年費。
關於智慧財產權快問快答
問:如果發明的產品技術類似,都在申請專利權,誰能申請成功?
答:新加坡的專利制度遵循「先申請原則」,這意味著對於同一項發明,最早提交專利申請的人將享有優先權。因此,儘早申請專利可以確保在其他可能的申請者之前獲得考慮和保護。
問:公司應該在發明產品的什麼階段申請專利權?
答:對於何時申請專利權,專家建議在評估了發明的可專利性和對企業潛在價值之後,儘早提交申請是明智的。專利不僅是法律上的保護,也是一項寶貴的商業資源,它授予企業在一定期限內獨家使用、生產或銷售其發明的權利。
專利權能帶來諸多經濟利益,例如促進新技術開發、吸引投資、促進研發合作,以及通過銷售或許可使用權來獲得收入,未經授權,任何人都不能使用該專利。

問:專利申請需要多長時間?維持專利權的費用高嗎?
答:在新加坡,申請專利的處理時間一般介於兩年到四年,這個過程的時長和成本會根據發明的複雜度、申請的修改次數以及檢索和審查所需的時間而有所不同。
申請人可以選擇一些途徑來加速專利審批過程,包括利用新加坡知識產權署的「SG IP FAST」計劃和國際間的「專利審查高速路」計劃。通過這些計劃,簡單的專利申請可能在六個月內就能獲得批准。
專利的有效期限為20年,申請人需要每年支付續費,以保持專利的有效性,直至專利期滿。
問:一項發明技術或產品如果獲得專利權,能在全球受到保護嗎?
答:專利權通常只在授予該權利的國家內有效,這意味著在新加坡註冊的專利僅在新加坡有法律效力。要在其他國家獲得保護,發明者必須在每個感興趣的司法管轄區內單獨申請專利。
對於希望在多個國家獲得專利保護的申請者,可以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來提交國際專利申請,該條約由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管理。
通過PCT申請,發明者可以同時在150多個成員國中尋求專利保護,然而即便是通過PCT系統,申請者也需要在新加坡進行本地專利申請以確保在該國的保護。
GoBusiness IP Grow,提供智慧財產權一站式服務

新加坡知識產權署國際事務機構行政董事郭傑偉表示:「許多本地企業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意識還不是很高,不了解智慧財產權如何影響他們的商業策略,以及它所能帶來的商業價值。GoBusiness IP Grow網頁提供20個領域的代理商,包括智慧財產權的註冊申請,規劃、布局和管理等服務。」
政府科技局首席產品經理卓紹偉表示,為了解決用戶所面對的困難,政府科技局去年9月在架設網站時,首個考驗就是如何統整與簡化資訊。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企業在尋找適當的法務事務所時的關鍵考慮因素,譬如說法律事務所的經驗、收費等。接下來用Go Business簡化複雜的過程,幫助企業能夠更迅速和輕鬆找到他們所需要的資訊。

以印刷業為例,Expressprint總裁洪偉勝十年前首次上網申請商標時,面對許多問題。他表示,系統需要問我們很多問題,有些問題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就這樣子拖拖拉拉將近一個星期,才成功地把我們的商標提交上去。
GoBusiness IP Grow網頁協助商家篩選資訊,建議合適的代理商,讓洪偉勝在註冊新商標時變得容易,他還因此計劃將品牌進軍海外市場。
知識產權署和政府科技局共同推出名為Go Business IP Grow網頁,為企業提供有關申請智慧財產權相關的資訊,同時也提供超過100家法律代理名單,讓商家和企業能在同一個平台獲取資訊,讓申請智慧財產權的繁雜程度變得較為簡單,目前這平台已有超過1000名使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