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勁禾 蘇文琪 陳舒航 劉芸如
從「女子無才便是德」到「進得了廚房,出得了廳堂」,女性發展從封建時期到21世紀取得了大躍進。然而,現代社會的結構與要求依然迫使不少女性在家庭與事業之間抉擇,讓她們難以完整全面地發揮潛能。
為了推動性別平等與促進女性發展,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把2021年定為「歡慶新加坡女性年」(Year of Celebrating SG Women),並將在今年下半年呈現白皮書,提出改善政策的建議。
配合國際婦女節,《聯合早報》訪問了三名在各自領域有所成就的新加坡女性,談談她們這些年來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並加以突破。
獲丈夫支持 女醫生可專心打拚
醫療設備跨國企業高管楊順花在三個孩子還小的時候,曾想過放棄事業,專心照顧孩子,所幸丈夫大力支持她繼續工作,讓她既能享受家庭生活,又能在職場大展拳腳。

勞資政聯盟工作與生活大使梁姝瑩醫生(左)與楊順花都個別育有三個孩子,並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王彥燕攝)
社會向來視女性為顧家的角色,不少女性為了育兒離開職場,放棄了耕耘多年的事業,以致支持女性同步發展生活各個面向的呼聲越來越大。
楊順花是勞資政聯盟工作與生活大使(Work-Life Ambassador)。在這個去年10月推出的計劃中,她與另外14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大使會在不同平台推廣靈活工作安排以及工作與生活和諧的價值。
楊順花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她注意到許多女性放完產假回到職場,為了維持能幹的形象而備感壓力。她自己也是如此,所幸公司文化包容,讓她不必那麼緊繃。
「我參加勞資政聯盟的運動就是想提高人們的意識,看到社會要求職業母親在剛生產首幾年就要完美執行一切的無意識觀念,並希望培養僱主的同理心。」
楊順花目前在美國隱形眼鏡製造商庫博光學(CooperVision)擔任亞太區行銷與商業運作副總裁,之前也在兩家醫療相關的美國跨國企業任職高管。
她說,很幸運多年來在上司與同事思想開明的工作環境中發展事業,不曾遭受性別歧視,現在的公司也有不少女性擔任高管。除了性別,她意識到年齡也會讓人產生既定印象,因此被問及年齡時婉拒透露。
在冠病疫情暴發前,靈活工作安排在本地並不常見。根據人力部的《2020年就業條件》報告,2019年,只有近30%企業允許靈活或錯開上班時間,約7%允許遠程辦公。這兩個比率去年分別飆升至59%與46%。
原本當兼職醫生 後來決定創業
另一名工作與生活大使梁姝瑩醫生(38歲)也曾在產後面對工作與家庭二選一的困擾。她說,雖然她認為醫生也能享有靈活工作安排,但醫院上班時間固定,因此她先是做兼職,後來決定創業。
受切身經歷啟發,她創辦了結合共享辦公室與幼兒園的「現代村莊」Trehaus,坐落在市中心的福南商場,讓家長們既可安心工作,又方便見到孩子。
育有三個孩子的梁姝瑩說:「與無數女性交談後,我發現有許多人在放完產假後辭職。因為現有框架不允許人們同時享有工作與生活,勞動市場不斷流失大量人才。」
她曾在療養院兼職,提供慈懷醫療服務,去年因為疫情,為避免幼兒園與療養院之間交叉感染,她只好卸下療養院職務,改為協助衛生部的慈懷服務與療養院規劃工作。
梁姝瑩同樣把取得工作與生活和諧歸功於丈夫的支持。她說,去年生意因疫情受到很大的影響,丈夫便提議由他監督孩子居家學習,好讓妻子專心處理業務。
「我竟然會為自己沒有顧及孩子的功課而感到內疚。身為女人,我們已經內化了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對自己溫柔一點,並思考社會加諸於我們的性別角色是否適用。」
梁姝瑩強調,她不認為以顧家獲得滿足感的女性一定要出去工作,而是希望每一名女性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不受限於傳統規範。
除了建立包容社會,楊順花希望女性能適時求助與接受幫忙。她說,有些女性可能覺得丈夫照顧孩子不夠細心,但就算做得不完美,也可以嘗試讓伴侶分擔,在工作上同樣可以向同事求助。
她說,孩子出生兩年後,她都交給託兒所照顧,讓自己有喘息的空間。在家裡,她與丈夫會分擔家務。「如果我們願意開口,有時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穫。」
副助理警察總監推動轉型 為警方設備科技化做貢獻
加入警隊22年,副助理警察總監馬拉蒂在前景策略行動處任職時曾大力推動科技轉型,為警方設備科技化作出重要貢獻。
配合國際婦女節,公共運輸保安指揮處副司令馬拉蒂副助理警察總監(44歲)日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分享了自己多姿多彩的警界生涯。

馬拉蒂表示自己22年來很享受工作的每一刻,看到屬下的警員成長,讓她感到很開心及滿足。(梁麒麟攝)
她表示,自己的父母都是警察,因此自幼就耳濡目染,並在1999年成為一名全職警察。她之後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曾是本地首位擔任國際刑警組織聯絡員的女警員,在泰國駐紮兩年。那次寶貴的經驗也讓她在回國後,參與建設了國際刑警全國大廈。
不過,讓她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至2018年間擔任前景策略行動處助理處長的時候。馬拉蒂透露,當時部門致力發展警方科技轉型,一手促成了多功能巡邏機器人(MATAR)及空中無人機的性能更新。
她說,第一代的多功能巡邏機器人只具備一些基本的功能,如能傳送影像給指揮中心。後來,他們在兩年內加強機器人的巡邏功能,第二代的機器人已經可以固定在某區域巡邏。
她說:「我記得在2016年時,無人機剛剛興起,因此我們也開始考慮如何在行動中使用無人機科技。」之後,馬拉蒂便推薦成立專門應對無人機緊急事件的團隊,並一路發展無人機性能,從而協助警方在不同方面都能夠使用無人機,提升工作效率。
陽剛行業中尋優勢 女保安入行一做25年
剛走出濱海灣金沙夜店的一名女子醉得不省人事,還吐得滿身都是,身旁的女性朋友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值班的女保安黃楷閎(44歲)見狀,立即和同事上前幫忙,結果也被對方弄得一身嘔吐物。不過,她保持鎮定,一心要把女子安全送回家。
她和同事好不容易用輪椅把女子推到德士站,等了許久,卻沒人願意載客。幸好,朋友後來聯絡上女子的父親開車過來接她回家。

黃楷閎從事保安工作25年,她講究標準與完美又不失靈活變通,在以男性為主的工作環境贏得尊重。(陳斌勤攝)
黃楷閎憶述在冠病疫情暴發前的一次夜班經歷,歷歷在目。她認為,女保安和男保安相比,在體格方面可能有些吃虧,但有其他優勢。在一些情況下,男保安可能不方便照顧女當事人。
因為從小就相當外向和好動,最初踏入社會工作時,她深知文職不適合自己,最終決定加入保安業。或許性格使然,她覺得在這個以男性為主的工作環境,她適應得非常好,一做就是25年,最初14年在前線當輔警。
2010年濱海灣金沙正式開業前,她跳槽過去當保安人員,以開拓新的事業。憑著出色的表現,她在一兩年內就升為主管,如今是高級主管。
她與其他高級主管一起,目前帶領七八十人,24小時輪班負責整個綜合娛樂城的保安工作,包括酒店、零售、會議中心和賭場。
在家裡,黃楷閎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長子目前念中三,幼女在去年1月出生。談到孩子,原本就輕聲細語的她,語氣更是溫柔。
她非常感激在懷孕期間,上司都非常體諒,暫時安排她負責比較輕鬆的文書工作,讓她在能力範圍內能繼續貢獻。不過,坐不定的她,偶爾還是會出去巡邏一下。
「孕婦也要運動,不可能一直坐著不動。」
直到懷孕七八個月左右,她才因身體出現狀況,必須拿病假安胎直到生產。放完產假後正好是病毒阻斷措施期間,迎接她的又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工作挑戰。
問及這些年是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她說,丈夫是同行,夫妻倆自然能諒解彼此。家裡如今多添個寶寶,他們就儘量互相配合班表,確保家中任何時候至少有一個家長陪伴孩子。
「目前為止我們還可以應付,我已經覺得是一種福氣了,別無所求。雖然輪班比較辛苦,但我還是會儘量抽出時間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