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復陽」情況不常見 專家:不是二度感染

示意圖。(圖:iStock)
李顯龍總理冠病康復不到兩周後,檢測結果再呈陽,引起國人對於冠病「復陽」情況的關注。受訪傳染病專家表示,冠病「復陽」的情況並不常見,這類情況也不是二度感染,而是身體里還未徹底清除的病毒。
李總理上個月22日在Facebook上發布帖文,指他確診感染冠病。雖然他染病後整體感覺良好,但醫生建議他自我隔離直到症狀消失為止,並為他開了冠病口服藥Paxlovid。
根據衛生部的保健資訊網(HealthHub)資料,Paxlovid是一款抗病毒藥物,可用來治療輕中度的成人冠病患者,以防病情加重。Paxlovid的使用劑量通常是每天兩次,每次三片,並持續服用五天。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系主任許勵揚副教授告訴《8視界新聞網》,冠病「復陽」情況比較常與口服藥物Paxlovid掛鉤,這是因為服用Paxlovid藥物後能抑制病毒複製,但由於服用時間為五天,一旦停藥後,病毒可以再進行複製,才會導致症狀復發。
「有症狀的冠病「復陽」情況目前沒有任何已知的風險因素,我們沒有辦法,也沒有理由去避免這類情況,因為服用更長時間的Paxlovid 並不會給患者帶來任何好處。」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淡馬亞也透露,冠病「復陽」情況並不是二度感染,只是「相同的病毒」在身體里仍未徹底清除,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冠病口服藥物Paxlovid。(圖:Pfizer Singapore)
沒有服用口服藥物也會冠病「復陽」
他還強調,其實無論患者是否服用口服藥物,如Paxlovid或莫那比拉韋(molnupiravir),確診病患都有可能出現冠病「復陽」的情況。不過,這類情況只發生在大約5%到10%的患者身上。
他引述香港一項研究結果表示,服用口服藥物Paxlovid、莫那比拉韋和沒有服用口服藥物的病患當中,出現冠病「復陽」的情況幾率分別為6.6%、4.8%和4.5%。
「其實這類情況也發生在極少數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以及未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身上。」

示意圖(圖:iStock)
冠病「復陽」仍有傳染風險
斐瑞醫療中心傳染疾病醫生盧家燊透露,多數冠病「復陽」的患者出現的症狀都很輕微,但還是具有傳染病毒的風險。
「冠病『復陽』後出現的傳染風險會比之前呈陽的時候來得低,可是還是會有一定的風險。」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同樣指出,絕大多數人在冠病「復陽」後並無大礙,甚至不需要接受第二次的治療,因為他們的免疫能力已足以應付。他說,只有一小部分需要再服用Paxlovid。
不過,他建議,由於冠病「復陽」仍有傳染風險,確診病患還是應該自行隔離,因為其他人還是有可能從他們身上感染到活病毒。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去年5月針對冠病「復陽」的情況發布消息,指症狀的短暫復發可能是該病毒「自然史」的一部分,與病患是否服用過Paxlovid或是否接種了疫苗無關。
美疾控也補充,有研究顯示,冠病「復陽」情況發生在病患康復後的兩到八天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