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來,時不時會有朋友pm我,問自己該去哪裡看精神科醫生,所以決定寫下這一篇。這純屬是我個人的想法,也就是說,如果我出現了情緒困擾,已經嚴重到影響我的日常生活,我會怎麼做。
首先,如果我沒有任何既往病史,也有本地的綠卡或是公民身份,我會選擇去靠近住家的家庭醫生或是polyclinic,讓那邊的醫生做一下基本的評估和診斷,並給我開一些緩解症狀的藥,比如說緩解失眠,焦慮抑鬱情緒等等。新加坡的GP和polyclinic的醫生具備常見精神障礙的診斷權(見圖二)。如果常見的藥對於緩解症狀效果不好,我會要求醫生轉診給專科,尋求更專業的幫助。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享受到ZF津貼,比較便宜。但是缺點是轉診的流程比較慢,所以比較適合症狀不嚴重的人。另一個途徑是通過家附近社區拓展團隊CREST(見圖三),他們會連結去相應的團隊來提供評估。


第二,如果我沒有新加坡本地身份,症狀不嚴重的話,我還是會考慮先看家庭醫生——如果幾十新幣看家庭醫生就能獲得診斷和藥幫助,為什麼要花幾百塊看精神科醫生呢?
第三,如果症狀嚴重(譬如說恐慌症,往往這個時候自己缺乏去求助的動機或能力),家人和朋友一定要行動起來,帶去附近的急診或是叫救護車,甚至是心理衛生學院(IMH)的急診部門去求助,這些部門都具備處理急症的能力,甚至立刻安排入院。
當然,在情緒惡化到需要看醫生之前,也可以先向親人朋友,或是同學師長,或是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正所謂,病從淺中醫,情緒上的問題,也要儘早處理才好呀~
——————————————————————
我是新心歆,一名可以用中英雙語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的心理諮詢師,畢業於南洋理工大學心理諮詢碩士項目。
(圖文來源於新加坡眼APP網友新心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