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變得如此富有
2021年,新加坡的人均GDP為7.2萬美元,位居世界第四。它在經商便利度方面排名第二。但是新加坡在幾十年前,也是一個經濟貧窮的落後國家。
要了解新加坡是如何變得如此富有的,我們需要了解新加坡在經濟發展初期面臨的經濟挑戰。

貧窮的新加坡
從1819年到1960年,新加坡是英國的殖民地。這個小島因其地理位置而對英國人來說至關重要。它是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貿易紐帶,幫助英國將貨物從亞洲運輸到歐洲。
1960年英國人離開新加坡時。它的經濟一蹶不振。當時,大多數新加坡人受僱於英國政府。因此,當英國人離開時,大多數新加坡人失業,這造成了高失業率。作為新加坡第一任民選總理,李光耀希望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合併以發展經濟。新加坡沒有自然資源,甚至依賴國外的水和糧食供應。李光耀認為,新加坡人擺脫貧困的方式是與馬來西亞合併。
1963年,經過李光耀的大力努力,新加坡正式與馬來西亞合併。但這種統一是短暫的。1965年,由於種族關係緊張以及新加坡人和馬來西亞人之間的政治分歧,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地位,新加坡迫使其宣布獨立。同樣,新加坡經濟差異也是新加坡被驅逐出馬來西亞的原因。
當時,新加坡不想獨立,但無奈馬來西亞並不想接受新加坡。獨立出來的新加坡要錢沒錢,要資源沒資源,想要發展並不容易。
新加坡的經濟模式與傳統的自由市場體系不同,新加坡是自由市場和高度政府干預的混合體,事實證明這對新加坡經濟非常成功。
第一總理李光耀
新加坡第一任總理李光耀,他知道新加坡如果希望外國企業投資和雇用新加坡人,就必須清理所有的腐敗,從企業賄賂政府官員到普通人賄賂官員。
新加坡政府實施了嚴格的法律,杜絕了腐敗。今天,新加坡是亞洲最透明的國家,被列為世界第四廉政透明國家。消除腐敗後的新加坡實現了經濟奇蹟般的增長。
當一個國家沒有腐敗時,企業將傾向於在他們知道不必賄賂政府官員做生意的國家投資。而較貧窮的經濟體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他們的制度往往有更多的腐敗,這阻礙了他們實現經濟增長。新加坡的反腐敗鬥爭是實現經濟增長的第一步。
「一個完全沒有腐敗的政府,領導可以受到最嚴格的審查,因為它設定了最高標準。這並不容易,因為如果我們失去了這一點,那麼我們存在的理由,我們存在的理由......會消失。為什麼新加坡能倖存下來?為什麼它吸引了銀行、計算機軟體、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和製造業,而不是許多自然資源、人力和市場得天獨厚的國家?任何人都知道這一點,因為從你到達機場的那一刻到你上計程車,你在路上旅行,你知道區別,一個地方是遵守規則還是違反規則。」——李光耀
如何吸引投資
在1960年代,當大多數經濟體的稅收很高時,李光耀保留了低稅率,以吸引外國企業在新加坡投資。
新加坡的低稅率吸引了許多外國企業進入新加坡,增加了外國直接投資。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投資,促進了經濟增長。新加坡的收入和公司稅率是美國的一半。
當人們知道大部分收入將掌握在他們手中時,它就會激勵人們提高生產力以增加收入。隨著收入的增長,消費也會增加,從而改善整體經濟。
國民好才是真的好
李光耀認為,如果新加坡人民受過良好教育並擁有外國公司希望員工具備的技術知識。企業將雇用受過專業教育的個人,公司也可以從中受益。政府知道它最寶貴的資產是它的人民。如果政府在他們的人民身上投入巨資並教育他們,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他們的經濟。
「一個成功的社會必須在培養卓越和鼓勵平均水平之間保持平衡。「——李光耀
1960年,新加坡大多數人都是文盲。因此,政府開始將更大比例的政府預算用於改善教育系統,使他們的人民受過良好的教育。那麼外國企業就更有可能雇用他們。它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經濟增長。
50多年來,政府從世界各地招聘最優秀的教師來教育公民並增加人力資本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今天,新加坡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系之一。在數學和科學領域,新加坡在2016年的全球排名中排名第一,並經常超越日本和中國台灣等亞洲地區。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隨著人們收入的增長,政府強制要求新加坡人將部分收入存入中央公積金CPF。
CPF於1955年在英國殖民政權下開始。這是一項強制性儲蓄計劃,根據該計劃,每個雇員都必須擁有一個公積金帳戶,並將一定比例的收入存入公積金帳戶,僱主提供相應的供款。
公積金資金完全投資於政府債券,這增強了政府將基金用於最佳經濟增長的權力。事實上,新加坡政府已經有效地利用該基金來改善其經濟增長。
儲蓄是經濟增長的支柱。如果沒有儲蓄,就不會有投資,因此就不會有經濟增長。對新技術、基礎設施和教育系統的投資只有通過儲蓄才有可能。新加坡的儲蓄率是世界上儲蓄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的經濟挑戰
這個小島繼續其經濟增長,目前仍然世界是金融服務和技術創新的中心之一。但新加坡經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可能會對其未來的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與許多發達經濟體一樣,新加坡的人口在過去十年中有所下降。新加坡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名婦女生育1.15個孩子。人口下降是由於人們寧願少生孩子,更多的人選擇職業而不是婚姻。
新加坡的高生活成本是人們生育較少孩子的原因之一。解決人口減少問題是政府的主要優先事項之一,因為人口減少意味著工人很少,這將生產更少的商品並導致生產率下降,從而導致經濟增長下降。

另一個可能導致新加坡經濟大幅下滑的經濟問題是其全球化的風險。三十年來,新加坡從全球化中受益匪淺。許多外國公司在新加坡投入巨資,這在其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問題是,如果發生全球金融危機,新加坡經濟將受到最大影響。與其他經濟體的互聯互通在經濟增長時期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在危機中可能是一件真正的壞事。外國公司將停止對經濟的投資,並可能關閉其業務,這可能導致高失業率和對經濟的打擊。解決這些經濟問題是政府的首要任務。
最後
沒有人會想到,這個不能生產食物或水等必需品來養活其人民的小島會成為整個亞洲大陸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政府已經證明,有時政府對市場體系的大量干預可能是實現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