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6月30日開始運作的新加坡黃庭芳綜合醫院 Ng Teng Fong General Hospital, NTFGH 位於新加坡西部的裕廊社區中心,占地5.5萬平方米,樓高共8層,耗資6.35億元新幣,是新加坡第一批將持續性護理與急性護理相結合的醫療園區,並且還獲得了新加坡綠色建築的白金認證。

在建設醫院時,黃庭芳家族捐贈了1億2500萬薪元,讓醫院設立裕廊保健基金(JurongHealth Fund),新加坡衛生部決定以黃廷芳先生的名字為此醫院命名。

NTFGH擁有700個床位的綜合醫院,聯合毗鄰的裕廊社區醫院的400張病床,共同組成了裕廊醫療集團醫療群,為患者提供一站式、無縫集成的醫療服務,當中包含120間會診室,18間手術室,且幾乎每個診所層樓有一個藥房。

醫院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整體規劃、建築構造和病房設計。

對外,整個醫療園區將公園、綠色屋頂和垂直種植園整合在一起,讓醫院成為一個在都市中生長的綠洲,而醫院公共建築的一層和二層設計都融入到城市環境中,通過有遮連接橋通往地鐵、巴士轉換站,以及相鄰的商業、零售、餐飲和娛樂設施,與繁華的裕廊社區中心相連,而專科門診基本都位於醫院最靠近地鐵和巴士轉換站的位置,為患者提供更大的便利。

醫療園區內有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大型花園,以及內部多個為患者和員工開放的康復與休息花園,這些花園和休閒區遍布整個醫療園區的各個角落,提高了醫生和護士們的注意力,舒緩精神壓力,從而幫助他們減少工作上的失誤,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和良好的工作狀態。

而醫院的最大特點是鋸齒型床位分布的扇形病房,病房的每張病床均隨著窗戶稍微傾斜10度,這樣的布局保證醫院的每個床位都擁有「專屬」窗戶,讓陽光進入室內,改善空氣流通之餘還能夠控制感染,每扇窗外也精心種植了綠色植物,為患者提供了自然且開闊的視野,如此一來患者可以選擇面向窗戶睡覺,解決了只能隔壁或對面床患者的尷尬,從而創造一個有益的康復環境。而在82%的病房滿足自然通風和光照的情況下,在公共設備出現故障期間醫院仍可以保持正常運作。


此外,醫院在管理運營上作出了不少改進。在 NTFGH 的專科門診,患者只需在就診前掛號一次,之後進行個別就診期間,在每個門診或醫療服務點都使用相同的掛號號碼。而當結束所有治療後,所有項目的付款將會被匯總到一張帳單中,很好的提升了效率,大大的方便了患者。

在住院部分,NTFGH的每位患者在入院時都需要佩戴帶有實時定位系統 (RTLS) 標籤的腕帶。腕帶保存了患者姓名、身份證、病房號和地址等信息,以便醫院工作人員進行識別和查找,最大可能達到將每一位患者的診斷情況與配藥過程達到零失誤的要求。

而NTFGH也 擁有新加坡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將重症監護病房 (ICU) 與高依賴性 (HD) 病房合併的重症監護設施,由同一個醫療小組在一個地點提供同一標準的重症監護。ICU和HD的雙管齊下也意味著病情穩定的患者無需轉入其他病房,可以由同一個團隊照顧,這意味著醫院能做到更低的醫療錯誤風險、患者能有更短的住院時間,以及護理人員能更好的對患者做後續的照護工作。

為了推廣居家養老、原地養老,NTFGH也會定期派出健康檢查車到周邊社區,由專業醫生和護士為周邊行動不便和低收入居民義務進行身體檢查、健康宣傳。

作為新加坡西部健康城的核心醫院,黃廷芳綜合醫院聯合了社區醫院、家庭診所,加上各種居家護理、日間護理中心、療養院、養老院等一體化生活關懷網設施,深入社區當中,照料著西部地區民眾的身心健康,讓大家把健康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