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沙浮廣場出發,沿著維多利亞街 (Victoria Street) 步行,就會來到百勝樓書城;這是新加坡人數十年來心目中的 「書城」。百勝樓雖然被稱為「書城」,但這座購物大廈里其實還有售賣樂器、運動器材和藝術用品的商店。
如需裝飾您的咖啡桌,不妨前往 Basheer Graphic Books 尋找全新系列的設計美學書籍和雜誌。您還能找到家居、裝飾和藝術等不同主題的書籍。百勝樓還有一些潮人店鋪銷售新奇禮品,例如復古華人玩具車。
如果您喜歡揮灑創意,可以考慮逛逛畫友 (Art Friend) 或者瑞利 (Swee Lee) 樂器行,或許能激發您的靈感。畫友是本地藝術家常聚集的場所,可以淘到各種顏料和畫布,而瑞利是本地音樂人鍾愛的樂器行。

百勝樓建於1980年, 這幾十年來都被稱為「書城」。這是因為它原本是要被建來作為書籍中心,而早期的店鋪租戶們也被規定必須得賣書。
在這邊開設的許多書店都源自橋北路及勿拉士峇沙路(Bras Basah Road) 一帶,後來都搬到了百勝樓。
在1986年,建屋局決定撤銷這個規定,讓大樓的租戶可以轉行售賣其他東西。在1980年代,早期的租戶們更是成立了Bras Basah Complex Merchant’s Association(BBCMA),以維護大廈的利益,以及共同解決問題。

百勝樓有兩座25層樓高的大廈。第一層至第五層被使用於商業用途,而第六至二十五層樓則是住宅單位。可能因為百勝樓裡面有大量的商鋪,大家忘記了原來樓上也是有住戶的,而且,這些住宅單位都很值錢,一間單位的價格可超過新幣700,000!
以往在還沒建立百勝樓前,放學後,學子們便會去附近的多間書局買書,特別是來自附近的高校生,如萊佛士書院、萊佛士女中及聖若瑟書院。 之後,隨著越來越多藝術學院的創立,如LASELLE及NAFA,便有越來越多商家在百勝樓開設一些售賣工藝美術品的店鋪。 你以為來到百勝樓只是為了購物嗎?遠遠不止! 中國藝術畫廊「品宣閣「,早在1992年就在百勝樓開幕,目的是為了大提供給大眾一個欣賞藝術的平台,同時也協助發展新加坡的藝術圈。 在這間畫廊里能看到畫廊老闆娘這些年來的一些藝術收藏品,同時也有一些本地藝術家的作品。就在今年,畫廊還舉辦了中國書法展覽。
有了書籍和藝術,怎麼少得了音樂呢?
這間Swee Lee樂器行從獅城大廈搬到了百勝樓,至今已經近20年了。它售賣的樂器五花八門,甚至還有DJ音響系統,以及樂隊的器材。 無論是為了滿足業餘愛好,或是用於專業用途,相信這個樂器行都不會令你失望而歸。 除了這些文藝類型的店鋪之外,百勝樓里竟然還有西餐廳和韓國餐廳! 在1980及1990年代,有無數個展覽及音樂節都在百勝樓舉行,包括當年紅遍新加坡的新謠表演!當時的氛圍可想像是多麼的熱鬧~
現在的百勝樓,儘管還是有許多店鋪,但是書店已遠遠少過總店鋪數量的一半了。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中文書店之一的上海書局(Shanghai Book Company) 也在2009年結業,結束了80多年的經營。
大名鼎鼎的大眾書局也在這裡有分店,而且規模還非常大! 這間大眾書局名為POP@Central,足足有35,000平方尺!早在1936年,大眾書局就在橋北路一帶開張。之後,它也是搬入百勝樓的最早的書局之一,在1980年正式開幕。在當時,這間書店是東南亞最大的書店。一進門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書香氣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