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川仁針對行動黨本屆大選成績提出看法。(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新加坡2020年大選上周五(10日)落幕,儘管冠病疫情的風險仍在,但主打穩定安全牌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並未討到便宜。
61.24%的全國得票率僅次於2011年大選,是建國以來次差的表現。工人黨一舉拿下10席國會議席,創下有史以來本地反對黨的最佳表現。
除了麥波申及蒙巴登兩個單選區,相較2015年大選,行動黨在本屆大選所有集選區及單選區的得票率都出現下滑。
對此,原國會議長陳川仁認為行動黨有必要針對該黨得票率滑落展開更廣泛的檢討。
陳川仁選區難擋全國得票率下滑趨勢
陳川仁所在的馬林百列集選區沒有逃過行動黨在全國各選區得票率下滑的趨勢。
他所率領的馬林百列集選區團隊在本屆大選以57.76%得票率擊敗來自工人黨的對手。然而對比上屆大選的64.07%得票率,他們在本屆大選的得票率滑落了將近7個百分點。
雖然馬林百列集選區原來的領軍人物,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本屆大選引退,但陳川仁不認為這是行動黨在該選區得票率減少的唯一因素。
「……如果這是唯一的因素的話,說實話這並不會影響到其他選區的成績,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全國得票率的整體下滑……所以我會說這一定有其他因素。」

儘管已宣布引退,但吳作棟(中)仍在本屆大選競選期間陪同行動黨候選人一同走訪選民。(海峽時報)
人民希望自己的心聲被聽見
其中一個陳川仁能想到的因素是,人們希望自己的聲音被聽見。
尤其對年輕選民而言更是如此。
「我認為他們希望自己的聲音能更多地獲得傾聽。」
他指出,目前已有許多讓年輕人參與的平台,如針對財政預算案的對談會和焦點座談會。然而這無法保證所有人都有辦法參與其中,而該黨應該持續努力創造更多相關平台。
除了年輕選民,其他群體也同樣需受到關注,而Zoom、Instagram和面簿等平台則是他和上述群體交流的替代平台。
「一般來說,即使像我這樣年齡的選民也希望能有參與感。這樣說好了,比起更年長的世代,我們的教育水平較高,所有對很多事務都有更深入的理解,所以我們會希望自己舉足輕重而不只是一群無名小輩。」

陳川仁(右)認為政治人物應該透過更多管道和選民接觸。(海峽時報)
我喜歡你,但我不會把票投給你
陳川仁坦言,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被他人認可,所以對得票率下滑感到失望是在所難免的,然而這也是選民的權利。
「這就是民主,這是人民的選擇,他們有他們的理由。」
「有人可能會當著你的面說『我支持你,我也喜歡你,但我不準備把票投給你,因為我想要擁有選擇權』……而且總是有人會對我們的表現感到不滿的。」
陳川仁強調,不管選舉結果如何,議員都有責任為選民服務以及照顧他們。
「大選成績公布後的頭一天,即使只勝出一個百分點,我們還是得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我們肩負了使命,就得服務選民,關懷選民。」
他說,單靠九天競選期的努力不足以獲得選民好感。 「你必須不懈地努力,透過不同管道去接觸選民,和他們交流,並取得他們的信任。如果效果不好,那就持續嘗試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