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峇株巴轄22日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沒有趨緩的現象,不少身在國外工作的遊子已超過8個月未返鄉。隨著佳節陸續到來,讓久未回家的遊子更是思念家人,惟考量各種因素,明年的農曆新年,遊子多不考慮「冒險」返鄉。
數名在國外工作的遊子受詢時表示,國內的疫情狀況反覆不定,再加上近期的確診病例一直維持在4位數,因此沒有計劃在明年的農曆新年回鄉,估計只能透過社交媒體來隔屏團聚。
在新加坡擔任會計工作的黃欣儀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透露,由於自己才轉職約一年,並且父親今年6月過世,她曾請假返鄉奔喪,因此明年的農曆新年不考慮請假回鄉過年。
她指出,儘管可透過馬新周期性通勤安排(PCA)返鄉,惟目前要往返新馬兩地仍需要進行自費隔離,因此即便能夠返鄉,隔離的天數或許比與家人團聚的時間還長,而且隔離費也會加重經濟負擔。
「想家是一定的,但是考量這些現實情況,在非常時刻要回家一趟確實不容易,還好家裡還有弟弟能夠陪伴媽媽過農曆新年,而且能通過視頻通話也算見到面了。」
黃欣儀也透露,自己有一名表妹在8月中旬到新加坡工作,明年的農曆新年亦不打算回鄉過年。
因此,她計劃和表妹相約吃團圓飯,並認為以不一樣的方式團圓也算是一種體驗。

大馬客工鄭欣婷
同樣在新加坡從事升學顧問的鄭欣婷自3月的行動管制令實施以來,已有10個月沒有與家人見面,儘管曾考慮在明年農曆新年前請假返鄉,惟各項流程過於繁瑣,令她打退堂鼓。
她透露,在向公司人事部說明情況後,公司亦能理解,惟無法保證工作準證是否會出現問題,再來是所有費用相加起來估計需要逾2000新元(約6000令吉),已超過自己能負擔的範圍。
「我也能理解公司的立場,所以返鄉和工作,我只選選擇後者,但還好家人很理解,畢竟這種行情,保住飯碗比較重要。」
儘管一度十分掙扎要不要在農曆新年時返鄉,但考慮到現實層面,鄭欣婷還是決定選擇等待新馬兩國邊境的條例放寬後,才回去與家人團聚。
避免隔離 打疫苗才回國
在台灣從事自媒體管理的林小姐透露,基於台灣如今前往新加坡不需要強制14天的居家隔離,曾考慮短暫放假到新加坡與在當地工作的姐姐團聚,但由於仍無法見到居住在新山的母親,因此打消請假的念頭。

大馬客工黃欣儀
「因為從新加坡回台灣,還是需要進行14天的隔離,我計算了假期,我前後需要請至少3周的假期,因此才會考慮在疫苗有著落,且能夠回馬來西亞的時候,才回去和家人團聚。」
她也表示,儘管已經長達11個月沒有與母親見面,但常年在外的她已經習慣了一年見一次。明年無法返鄉,就當成是在國外體驗過年,也頗有意義。
「還好我今年的農曆新年請了長假回家陪媽媽,彌補了一些明年無法一起團聚的遺憾。現在這個情況,沒有辦法回家也是能理解的,畢竟健康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