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內容均取自網絡,主要參考來源fintechnews。
新加坡企業6月29日表示,22家咖啡店,10家小販中心和12家工業食堂採用了NETS提供的統一數字支付解決方案。
該解決方案結合了一個銷售點終端和一個SGQR標籤,總共23種支付方案,橫跨交通卡、移動支付應用程式和信用卡。
支持的服務包括支付寶,美國運通,DBS PayLah!,EZ-Link,GrabPay,LifeUp Pay,Liquid Pay,Mastercard,NETS Pay,華僑銀行支付,渣打銀行的SC Mobile,Singtel Dash,銀聯,Visa和微信支付。

此次推出使超過500個食品攤位能夠接受數字付款。
Lim Kian Tiong是Ang Mo Kio Avenue烤制食品的老闆,自去年12月以來一直在使用這個系統,他覺得這個解決方案很方便,因為它有助於整合大量的付款。
「在一天結束時,我可以通過手機查看應用程式,看看我賺了多少錢,而不是花時間去數錢,」他說。
在與網絡簽約後的前三年,這些終端將免費租給小販,交易費用0.5%由政府承擔。
新加坡企業集團(Enterprise Singapore)與住房和發展局(HDB)、國家環境局(NEA)和JTC公司(JTC)於2018年9月任命NETS為「統一數字支付計劃」(unified digital payment initiative)的小型食品企業成員。這些業務分別在HDB、NEA和JTC運營。
Enterprise Singapore副執行長Ted Tan表示,採用數字支付是「小型食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電子支付的可用性是為了補充現金交易。
這個解決方案的試點部署於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底,在此期間,每個攤位的數字交易總價值平均每月增長40%,交易數量每月增加近30% ,每筆數字交易的平均價值約為6新元。

「在過去的六個月里,有更多的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進行交易,這確實令人鼓舞,我們正在擴大它,以包括不屬於早期公告的計劃,如Diners Club和Razer Pay,到今年10月。通過這一舉措,消費者現在可以更方便、更安全地進行電子支付。」Ted Tan說。
這項公私合作計劃旨在鼓勵商家和消費者採用技術,尤其是在支付領域。該計劃是新加坡更廣泛的「智慧國家」(Smart Nation)行動的一部分,旨在利用信息通信技術、網絡和大數據賦予公民權力。
小販代表了一個相當大的數字支付市場,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數據,新加坡約有40%的餐飲服務在咖啡店,小販中心或食堂進行,其中70%的交易是使用現金進行的。
到2020年9月,新加坡企業和NETS希望招募200家咖啡店,25家小販中心和20家工業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