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已經落下帷幕,對於新加坡來說,是時候把注意力放回創造就業的艱巨任務上了。幫助民眾度過疫情危機,將重視數字化發展列為一項長期計劃勢在必行。
針對人們對生計問題的擔憂,已經有很多說法,有建議提出要保障和改善新加坡人的就業前景。然而,顛覆的浪潮對新加坡來說從來不是新鮮事。歷史見證了新加坡在1980年代如何利用計算機化和自動化提高勞動力水平。
新加坡的企業和工人對於適應新技術變革也並不陌生。現在,幫助小企業和年長人士學習應用科技的數字大使團隊已經部署。

位於新加坡濱海灣的中央商務區(資料圖片)
當然,每一次變革都會伴隨著質疑,甚至抵制。在推動智慧國家建設的過程中,這種抵制可能來自對未知的恐懼。有關人工智慧和數位技術蠶食工作機會的報道也令人不安。
然而,新加坡的情況很特殊。由於勞動力數量少,且日趨老齡化,新加坡必須發展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技術,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
教授簡介
Kenneth HUANG | 黃光立
新加坡國立大學
工業系統工程與管理系副教授
商學院策略與政策系副教授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技管理與政策博士
教研領域:創新與科技管理、創業和智慧財產權戰略、全球戰略、科技政策、開放式創新/科學、中國和東協等新興經濟體的制度變遷等

人工智慧大有可為
數位技術和人工智慧(包括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效率、性能和生產力。
正是在這些技術的助力之下,Lazada等電商平台通過分析海量數據、了解客戶喜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推薦,從而獲得了可觀的銷量。
在工程和航空領域,人工智慧已被應用於提高燃氣渦輪發動機的性能中,例如尋找增加推力和減少燃料消耗的最佳方法。
從長遠來看,節省下來的燃油成本會讓乘客獲益。這些也是傳統方式所無法實現的進步。
在新加坡乃至全球的物流領域中,人工智慧也被用於預測交通和路線狀況。對於像Grab這樣的出行平台來說,人工智慧的應用可以幫助司機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儘可能多的工作。
Grab還使用自然語言處理方法來處理客戶反饋,並使用戶能夠更便捷地找到他們所需的服務。
人工智慧也被廣泛應用於自動駕駛車輛的研發方面,如新加坡國立大學肯特崗校區的無人駕駛校車。

新加坡國立大學肯特崗校園內的無人駕駛校車
在醫療保健領域,人工智慧已被用於優化醫院管理和流程,例如,陳篤生醫院採用人工智慧優化管理大量病床。此外,可以通過預測分析來預測患者何時出院,以提供更多床位,優化醫院床位分配決策。
人工智慧也將成為新加坡醫療保健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夠幫助醫生做出更好的決策,設計早期干預方案,並使用預測模型為患者改善護理途徑。
機器學習的應用場景之一為「精準醫療」。其中,人工智慧可以根據各種患者病症和治療環境,輔助預測哪種治療方案最可行,成功率更高。
另一個例子是機器人手術(如新加坡鷹閣醫院使用的達文西手術系統),它可以幫助外科醫生提高精確和微創切口及手術的能力。當然,重要的醫療決策仍然是由外科醫生親自做出。
在教育應用和工具方面,人工智慧可用於輔助開發技能和測試系統,並能夠根據新加坡高等院校學生的不同需求調整學習方式。
因此,學生可以享受更多量身定製的測試和教程,從而匹配每個學生的具體需求和能力水平。
工作正在改變
在人工智慧和數位技術大放異彩的領域,工作性質已經發生了變化。
諸如日常文書之類的工作可能會減少,而專業人員和服務業人員的就業率卻有所提高。了解人工智慧適合執行哪些任務將是公司的業務重點。
新加坡的學習、再培訓和技能提升體系必須充分利用人工智慧時代的優勢。
先前的研究表明,人工智慧適合執行擁有確定目標和指標、明確反饋的任務。它還可以有效地識別基於經驗和統計數據的關聯。
通過分析大量交通數據,人工智慧可以在系統層面使用預先設定的表現和擁塞指標來幫助改善新加坡、紐約或倫敦等大城市的交通狀況。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在非結構化任務和推理方面並不擅長,尤其是在背景信息未知的情況下。這就是為什麼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可以通過掃描發現心律不齊,通過醫學成像檢測疾病,但它不能像醫生一樣解釋診斷的方式和理由。
換句話說,人工智慧很難確定這些疾病的病因和嚴重程度,以及它們與其他疾病的聯繫。當需要學習的任務快速變化時,人工智慧也無法很好執行。
不過,人類在解釋數據和推斷方面的表現要好得多,即使當任務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時也是如此。
崗位是否會被取代?
既然如此,為迎接人工智慧和數位技術的新階段,我們應當如何調整、再培訓及提高新加坡的寶貴人力資源?
我們知道大多數工作都有許多相互關聯的任務。人們認為,人工智慧可能取代的工作包括電話營銷、接待員、計算機支持專家(如華僑銀行等使用的聊天機器人)和市場研究分析師。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工作崗位將完全消失。畢竟人工智慧在相對非結構化、創造性的任務和涉及情商的任務上表現有所欠缺。培訓或提高相關職業人士技能的重點應放在這些領域。技能提升課程可以涵蓋品牌、設計和營銷方面的發展策略。
使用人工智慧收集數據,再以人工的形式來開發業務和創新策略,並在掌握這些數據的基礎上設計營銷策略。
人力和領導技能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這是人工智慧目前無法填補的另一個空白。研究人員和企業家所不可或缺的才能——提出有趣問題、尋找創新解決方案,也將更具價值。
人工智慧和數位技術的時代已經到來。毋庸置疑,它們可以而且應當應用於不同的行業,並具有顯著提高生產率的潛力。
在此過程中,這些技術也將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雖然有些工作可能會被取代,但同時許多新的工作和職業機會也將出現。
新加坡擁有基礎設施、人才和資源,可以好好利用人工智慧革命帶來的好處。隨著新加坡對創新和工業4.0的重視,以及更多的資源和技能提升機會,這可能是新加坡在競爭激烈的全球舞台上創造和交付價值的另一個關鍵點。
文章英文版原載於Channel NewsAsia官網,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原題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 would actually benefit Singapore
作者:黃光立,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策略與政策系副教授
翻譯:莊冰冰
*本文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