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確定將在冠病疫情期間舉行大選。哈莉瑪總統星期二(23日)下午4時許在李顯龍總理的建議下解散國會,大選2020正式啟動。
根據新加坡政府電子版憲報,國會已正式解散。按一般選舉程序,總統將在同一天頒布選舉令狀。選舉局隨後也會宣布提名日和投票日等相關詳情。
新加坡實施了兩個多月的病毒阻斷措施,目前在解封后第二階段。
在穩定期間選出新政府 集中精力處理國事
李顯龍總理表示,由於無法保證2019冠狀病毒疫情會在本屆政府任期到期前結束,因此在形勢相對穩定的當下舉行大選,可以掃清障礙,新一屆政府可以在五年的任期內,集中精力處理國家大事,做出艱難決定並執行。
李顯龍總理今午(23日)發表全國廣播時表示,經過巨大的努力,目前疫情已經穩定下來,我們正在謹慎地恢復社會活動,逐步恢復經濟,但必須繼續落實防疫措施。
「現在的生活比阻斷病毒措施期間正常,只要我們大家繼續認真地採取預防措施。但是我們不應該抱有幻想,認為已經戰勝冠病疫情,這只是抗疫開始的結束,前面有一場長期的抗爭。」
李顯龍總理也說,冠病疫情將伴隨我們至少一年,很可能更久,直到研製出疫苗並在市面上推出。「這是一個艱難和棘手的疫病,所以我們必須繼續密切關注局勢。」
李顯龍總理也以韓國、中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為例,指出其他國家已經成功地減少了病例,但在重新開放後又出現了新的疫情。「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影響這場戰鬥中更多的起起落落」。
李顯龍總理說,在經濟上,我們必須作好準備,以應付今後一段非常艱難的時期。「新加坡尚未面臨疫情對經濟的全面影響,但它即將到來。儘管我們採取了所有這些措施,但未來幾個月仍會有更多的企業倒閉和裁員,失業率也會上升。但是,我們決心儘可能多地保住工作崗位,並創造新的工作崗位。我們將盡力幫助企業和產業生存和重組,這就是我們如何在風暴中保持我們的能力和生計完好無損,並在陽光再次照耀時重新振作起來。」
除了疫情、經濟、就業等國內問題,李總理表示,我們也面臨外部不確定因素。「區域和全球的重大事件會對我們產生影響,比如中美關係、香港問題、11月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中印邊境衝突,以及東南亞政治發展。我們不知道明年會有什麼驚喜在等著我們,但當危險出現時,我們必須安全度過,保護新加坡的安全和國家利益,這需要外交技巧和靈活應對。」
李顯龍總理說,為了克服這些挑戰,我們必須完全團結在一起。「國人和政府必須緊密合作,相互信任,政府必須能夠對冠病疫情、經濟形勢和外部局勢作出及時果斷的反應。我們需要一個有能力的政府,在人民的有力支持下,去做所有需要代表國人做的事情,幫助我們度過這個動盪的時期。
李顯龍總理也解釋了為何決定現在舉行大選的原因。「因此在形勢相對穩定的當下舉行大選,可以掃清障礙,新一屆政府可以在五年的任期內,集中精力處理國家大事,做出艱難決定並執行。另一種選擇是等到疫情結束。但是無法保證冠病毒疫情能在明年4月前結束。」
李顯龍總理表示,在2019冠狀病毒疫情期間舉行的來屆大選會與往屆不同,會採取措施確保選民可以安全投票,政黨可以安全競選。
李顯龍總理表示,為了確保安全投票和安全競選,選舉局發布了競選指導原則,也會在投票日採取額外預防措施。「為了減少聚集,我們設立了比往屆大選更多的投票站,投票站也會採取安全距離措施,選民將被分配在特定的時間段投票,年長人士能優先投票。候選人依然可以挨家挨戶地走訪,但必須遵守安全距離措施。雖然無法舉行實體的選舉集會,但我們會為候選人提供更多和選民對話的機會,比如讓他們通過電視和網絡直播。」
李顯龍總理也說,新加坡並非第一個在冠病疫情期間舉行大選的國家和地區。「韓國、台灣和一些歐洲國家都這麼做了。做好安排和預防措施,我相信我們可以舉行一次恰當且安全的大選。
李顯龍總理指出,如同每屆選舉一樣,政府將在選舉期間繼續管理國家,內閣也會在國會解散後照常運行,公共服務也會正常運作。
雖然每屆選舉都是如此,但總理說,他此時強調這點,是因為我國正在對抗冠病疫情,政府和公共部門繼續運作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可以讓經濟持續並保住工作。
因此,在接下來幾個星期,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仍會繼續處理跟疫情有關的事項。
至於經濟層面,全國就業理事會(National Jobs Council)也會創造就業和培訓坊。企業、工友和家庭將會得到援助和支持。
所有這些必要服務在選舉期間將不會中斷。
李顯龍總理強調,本屆大選跟過去有所不同。這不僅僅是因為由於冠病疫情而做出的特別安排,也是因為本屆大選所選出來的政府未來將要做出重大決定。
這些決定會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生計,塑造新加坡接下來多年的發展。
李顯龍總理表示,人們很快就有機會決定,要把帶領國家前進的責任託付給誰。
李顯龍總理說:「我有信心你們會慎重考慮,明智投票,以保障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