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建築商王水九與惠安開成職校

2021年01月17日   •   2萬次閱讀

帶著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學生到閩南僑鄉考察,除了參訪閩籍先賢的祖厝,也考察閩南傳統建築工藝。惠安是建築之鄉,是我們必去的地方,因而認識當地從事傳統建築研究與修復的朋友,大家都說:「開成職校很厲害,是你們新加坡人創辦的!」我很訝異:「開成?哪位先賢?」

開成職校為王水九所立紀念雕塑

閩籍華人在祖籍地興學不是什麼新鮮事,最出名的是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李光前先生也在其祖籍地梅山創辦國光中學,難以計數的還有散布鄉村的中小學。值得一提的是,惠安人口中的「開成職校」(全名為「惠安開成職業中專學校」)與眾不同,是一所專門培養建築技術人才的學校。

晚年的王水九

回到新加坡詢問前輩,才知道開成職校的創辦人王水九(字:清秀,1917.4.8 - 1994.8.8)是南來星洲白手起家的建築業鉅子,是響噹噹的華社人物,其次子漢章同樣活躍於華社。在新加坡出生的第二代,子承父業參與華社活動,讓人好奇這個家族是如何延續與祖籍地的聯繫?

木匠出身的建築商

1917年,王水九出生於惠安東橋鎮埔殊村一戶清貧農家,其父名開成,母張彌,身為長子,下有兩個弟弟,讀了兩年私塾後不得不輟學,成為木工學徒。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年僅21歲的王水九為逃避抓丁來到星洲,與許多惠安人一樣,他憑著木匠手藝,在建築工地做臨時工討生活。1941年與本地出生的陳玉蓮結婚,婚後育有2子8女,夫妻相互扶持,開始承包建築施工,逐漸累積財富。

初到星洲的王水九專門拍攝的「番客照」

二戰後新馬百廢待興。1948年,王水九獨資創辦王水九建築工程公司(Ong Chwee Kou Building Contractors),憑藉技藝與誠信,依靠華人網絡,承接店屋和住宅的建造,逐漸擴展到較大規模的工廠和學校。1962年,他將公司升格為私人有限公司(Ong Chwee Kou Building Contractors Pte Ltd),得以承接大規模的建築工程,頗負盛名的項目包括為好友黃添壽興建的獅城大酒店、22層的阿波羅酒店、1975年開始承建的新加坡中央醫院的八棟樓等等。這些頗富挑戰性的建築項目,為飛升為亞洲四小龍的獅城打造出摩登城市形象。

王水九(右一)與好友黃添壽(左一)在獅城大廈工地合影

曾經轟動一時的阿波羅大酒店

中央醫院是當時東南亞最大的醫院

王水九的業務漸漸擴展到房地產開發及建築工程相關領域。1971年設立開辦王水九實業有限公司(Ong Chwee Kou Realty Pte Ltd),1974年成立標美工程有限公司(Build Mats Pte Ltd),1977年成立械業租賃有限公司(Compressor and Pneumatic Tools Pte Ltd),1978年成立楠章木器有限公司(N C Woodwork Pte Ltd)等。從靠手藝養家的木匠,到能夠承建大型工程的建築商,再到房地產發展商,王水九躋身星洲富豪之列。

血緣地緣構築的社群

作為二戰後崛起的閩籍富商,王水九熱誠投入血緣與地緣相關的宗鄉社團活動,包括王氏宗親機構與惠安公會等。曾擔任星洲太原王氏公會會長、太原王氏互助會主席、王氏慈善(開閩公司)信託人等職位,也曾擔任惠安公會執委、慈善、福利、監察、財政等部門主任等職位。作為第一代移民,他對於祖籍地與居留地的認知逐漸轉變。

王水九一家在如切巷27號合影

如切巷27號是王水九一家的棲身之所,他深信這裡是家族興旺發達之地。1962年全家搬到東海岸居住,依然保留此宅,不斷擴建作為辦公場所,對於如切區有著深厚感情。1965年新加坡共和國成立之後,王水九被選為如切區諮詢委員會主席,主持各項社區活動,小到象棋比賽,大到國慶慶典等。1966年8月9日,在如切區各民族國慶晚宴上,王水九作為大會主席發言,表達第一代移民曾有的憂慮與恐懼,以及對國家建立的欣慰與忠誠:「假如現在有人問,你的國家在那裡,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我的國家是新加坡共和國。」

王氏慈善(開閩公司)第十屆管理委員會委員合影(右五為信託人之一王水九)

1960年代是新加坡社會劇烈變革的時期,華族宗鄉團體也經歷制度改革,王水九與時俱進參與其中。福建王氏慈善(開閩公司))擁有龐大產業,由信託人管理,這一職位採取終身制與世襲制。1967年修改章程,首次採取與國會議員選舉一樣的方式,以秘密投票選出兩位新任信託人,只要是閩籍王氏族人,根據身份證信息均可參加投票。王水九和競選夥伴王聲基在《南洋商報》發表聯合聲明,闡述競選理念與目標,號召族人支持。1967年10月9日,將近3千人到謙福路263號「太原山」會所投票,王濟堂與王水九以多數票獲選,擔任王氏慈善(開閩公司)信託人至逝世。

為建築之鄉培育專才

1971年,闊別故鄉33年的王水九回到埔殊村,當年的少年郎已是鬢髮斑白。1983年,王水九再度返鄉,計劃為家鄉捐建一所中學,最終決定興建一所職業學校,並以其父「開成」為校名,開啟家族在祖籍地的長期教育投入。

從木匠到建築商,王水九深知傳統建築技藝傳承的弊端,以及建築界對於專業技工的需求。作為建築之鄉,惠安有數十萬計的工匠,學藝依賴師傅傳授,缺乏理論知識和系統訓練,制約著建築技藝發展,以建築技能訓練為核心的職業學校的設立,將扭轉這一局面。

1984年開成職校建設的情景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徵得埔殊村大片土地作為校地,1984年元旦建築奠基,1985年秋,開成職校開始招生。以個人力量創校不易,辦學更難,為了提升教學設施與教職工待遇,王水九持續資助開成職校。1991年,金婚紀念之際,王水九夫婦再度捐資興建大禮堂——「金禧堂」。1994年8月8日,王水九溟然長逝,一生資助開成職校超過1千5百萬人民幣,他將這一牽掛交付給次子漢章,由他接任開成職校董事長。

1985年王水九家族參加開成職校落成典禮

王漢章出生於新加坡,在公教中學接受教育,1975年到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攻讀會計及金融專業,1980年獲得碩士學位後返回新加坡。有著不同於父輩的遠見,深深體會海外華人在祖籍地辦校之不易,1996年在廈門投資興辦新鷺緊固件有限公司,將利潤所得用於資助開成職校,並設立王水九獎教獎學金。1984年至今的36年間,王水九家族為開成職校投入超過3千2百萬人民幣。

開成職校沒有辜負這個家族的期望,迄今培養出約15000名建築技術人才,伴隨中國房地產開發的興起,一些畢業生如同校主王水九一樣,從技術工人成長為建築承包商、甚至開發商,為學校建立良好聲譽,如今的開成職校已是中國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

海外華僑華人的傳承

作為南來第一代的王水九,對於祖籍地的情感是自發自覺的,然而,作為在海外出生的第二代,與祖籍地的情感聯繫需要父輩的引導。1985年後,王水九每年攜兒女返鄉尋根,彼時閩南鄉村還很落後,父輩的堅持讓子女得以認識祖籍地,體會背井離鄉的艱辛,珍惜當下富足的生活。

1987年王水九夫婦攜兒女回埔殊村祖厝合影

1994年王水九去世後,王漢章加入惠安公會和王氏慈善(開閩公司)等機構,從被動地接受父親教誨,到主動地了解祖籍地,頻繁來往新閩之間,加深了他對於華族文化的理解,也見證祖籍地的變化。1996年起,他帶領惠安人返鄉尋根,2000年至2005年擔任惠安公會會長期間,積極推動新閩文化交流,在集美大學設立王水九英語活動基金,捐助修建泉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和市政協大樓等。

1991年王水九與陳玉蓮金婚紀念照

無論是血緣團體,還是地緣團體,創立之初受到祖籍地文化影響,也因祖籍地行業的傳統,形成相關的職業圈。作為建築之鄉的惠安,為星洲輸送大量建築人才,默默無聞地為這片接納他們的土地添磚加瓦,也因為對於建築業的了解,一些惠安人得以轉戰房地產業,成就非凡。對於原鄉文化的溯源,有助於突顯宗鄉會館的個性特徵,聯結同鄉宗親情誼,讓年輕一代為源遠流長的文化而自豪。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