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山16日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令馬新兩國落實邊境管制措施,也間接促使許多滯留在新加坡的大馬客工加快在新加坡定居的步伐,促成疫情下的新移民趨勢。
為阻止新冠病毒疫情蔓延,我國從3月18日起落實行動管制令,新加坡政府也宣布推出病毒阻斷措施,造成許多過往越堤生活的大馬客工為了生計而留在新加坡工作。
上述情況也令不少大馬客工正視本身的未來規劃,促使部分大馬客工決定在新加坡安身立命,有者更放棄大馬國籍,申請入籍新加坡。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記錄,每年新加坡接收的新移民人數介於2萬人之間,2019年新加坡新移民達2萬2714人,比2018年的2萬2550人稍微增加。
至於新加坡永久居民申請獲批的人數,記錄顯示,新加坡政府去年批准3萬2915人成為永久居民,比2018年的3萬2710人來得多。
兩個月前成功入籍新加坡的蓋瑞(42歲,銀行經理)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透露,本身年初已計劃入籍新加坡,疫情來襲加速了入籍的腳步,一切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他直言,本身放棄大馬公民身份入籍新加坡,完全是基於3名孩子的前途,及一家人在新加坡的生活開銷。
「作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開銷還是比新加坡公民來得大,即然未來已是要在新加坡生活,那就順理成章入籍。」
他表示,周圍許多大馬朋友想要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本身的堂兄弟也有意入籍新加坡,這些趨勢可能或多或少都受疫情影響,使大馬客工認真考慮未來在新加坡的生活。
新加坡每年平均迎接兩萬餘名新移民,加入新加坡社會。(檔案照)
42歲的大馬籍高等學府教員李先生表示,他2013年到新加坡發展,隨後妻子及兩個孩子也前往新加坡生活。
他直言,之前已計劃要入籍新加坡,卻一直沒有行動,新國政府落實阻斷措施後,由於有多餘時間,他才將申請表格搞定。
「我是在今年5月提交申請,相信最快要6個月才可知是否獲得批准。」
他坦言,疫情衝擊令他進一步衡量馬新政府和社會的抗疫表現,加上小孩的教育、個人就業發展及社會福利等,促使他快快完成入籍的申請。
李先生表示,對於大馬沒有太多不舍,畢竟兩地在地緣上和日常文化是相連,家人也在咫尺,一些親朋好友也入籍新加坡,令他不太孤單。
「若真有什麼不舍的,應該是對大馬好好的一個國家,被政客搞得烏煙瘴而感到難過。」
把孩子也接過去
大馬客工晶晶(32歲,醫院行政助理)受訪時則表示,疫情之下她與丈夫為不與孩子分開,最終決定將孩子接到新加坡一起生活。
她坦言,這場疫情也讓她與丈夫快速做出決定,在新加坡置產,並計劃未來一年內申請入籍新加坡。
「選擇定居在新加坡並不容易,加上我也把父母接過來同住,因此開銷很大,但相信省吃儉用還是可以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