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12月13日)一早就去跟大熊貓叻叻道別,親眼見識到什麼叫「人氣爆棚」。
早上還不到10點,已有數百人在河川生態園外排隊入場。

叻叻的人緣真好。(聯合早報)
剛滿兩歲的叻叻即將返回中國四川,肩負起傳宗接代的重任。今天是它最後一次在新加坡公開亮相。
今年2月起,飼養員就開始訓練叻叻的母親嘉嘉帶領叻叻到指定地點進食,8月開始讓叻叻和嘉嘉分開,到自己的樓舍獨立進食。
負責照顧叻叻的萬態保育集團副動物管理員鄭婷妮告訴紅螞蟻,母子分離後產生的焦慮情緒已經舒緩。
「嘉嘉適應得很好,沒有找過叻叻。它現在過得很舒服,已經習慣自己吃、自己睡。」
被問及叻叻是否知道自己即將離開,鄭婷妮笑說:
「它沒什麼反應,就跟爸爸(凱凱)一樣,有得吃,有得睡,就很開心了。」
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嘉嘉(左)和兒子叻叻(右)已經習慣沒有彼此的日子。(聯合早報)第一次坐飛機,不怕不怕
2024年1月16日,晚上7點15分,叻叻將乘坐新航的波音747-400F貨機飛往中國,預計晚上11點30分抵達成都的雙流國際機場。
載送運輸箱的卡車以及機艙內的溫度,將控制在15至16攝氏度,跟叻叻目前居住的河川生態園熊貓館溫度相似。
抵達成都後,叻叻將送往四川省廣安市的華鎣隔離一個月,預計最早能在2024年農曆新年期間與中國公眾見面。
既然叻叻已經獨立,乘坐四個多小時的飛機,應該難不倒它吧?
看來工作人員比叻叻還緊張,安排了三名「保姆」全程護駕:
萬態保育集團的飼養員和獸醫,以及提前抵達新加坡的中國飼養員。
他們也會在成都逗留幾天,確保中國的飼養團隊熟悉叻叻的生活習慣和訓練手勢。
為了讓叻叻更快適應機艙上的情況,新加坡的飼養團隊過去幾個月都在訓練叻叻,包括用食物獎勵叻叻自願進入運輸箱,並且乖乖待在裡面。

為叻叻「量身打造」的運輸箱。(萬態保育集團)
這個為叻叻「量身打造」的運輸箱,長1.7米、寬1.1米、高1.3米,是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指南與中國專家的建議,花了兩個星期建造。
怎麼看起來有點像在坐牢……?
別擔心,在飛行過程中,運輸箱不會上鎖。箱子的兩端各有一塊膠合板(plywood),可隨時拆卸,方便飼養員為叻叻喂食和體檢。
叻叻的「飛機餐」當然不是由新航準備,也不是由空姐喂食。
都說是VIP(Very Important Panda)了,「行李」當然也不會有重量限制。
竹子、竹筍、胡蘿蔔、蘋果、餅乾和食水。足足50公斤,任它吃到飽!
吃不完就當作伴手禮,轉送給四川的新朋友和小夥伴們?

幾十公斤的胡蘿蔔和蘋果,要切多久才切得完……(聯合早報)
不過,叻叻過去兩年多來在新加坡吃得好、住得好,回到四川會不會「水土不服」,無法適應群居生活?
對此,鄭婷妮一點也不擔心。
「叻叻挺聰明的,適應能力也挺強。」
紅螞蟻在此祝叻叻:快高長大,快快樂樂,快快生個小叻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