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自閉兒怕打針,尚未接種冠病疫苗,接種團隊曾出動4人幫忙抓住四肢,但醫護人員仍無法施打;父母憂若託管中心日後實行疫苗接種差異化管理措施,不知由誰來照顧他。
隨著越來越多人完成疫苗接種,新加坡各場所都陸續開始實施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商場、餐廳、工作場所等。不過,一些群體雖然在醫療上符合接種條件,但為他們接種疫苗仍面臨挑戰。
《新明日報》報導,王先生(70歲,德士司機)與做清潔工的太太育有2女一子。小兒子今年已經31歲,他從小患有自閉症,18歲從特殊教育學校畢業後並未工作,而 是在託管中心託人照顧。

31歲自閉兒怕打針,尚未接種冠病疫苗。(《新明日報》蔡振鴻攝)
「我和妻子都要工作,所以白天沒有人照顧他,晚上才會將他從託管中心接回。」
他說,託管中心兩個月前已安排疫苗接種醫護人員團隊為裡面的孩子接種,但由於兒子害怕打針,接種疫苗時即使出動4人幫忙抓住四肢,仍無法為他施打疫苗。
「我聽託管中心的工作人員說,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可能擴大到託管中心,我很擔心他至今未接種,萬一屆時不能再去託管中心,便沒有人可以照顧他了。」
他為此十分憂心,也對這種情況是否屬於在醫療條件上不能接種疫苗,可免於受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的影響,感 到不解。
可三方式進行
自閉兒若沒病況可打疫苗,專家指出有三方式可進行。
小兒科醫生和傳染病學家林方輝受訪時說,自閉症患者能接種疫苗,但得做好充足 的準備。
也是特需者看護互助組織關護之心(CaringSG)創辦人的林方輝分享說,在該組織的網站https://caring.sg/ members-resources/上,有關如何為特需人群接種疫苗的貼士視頻。
其中一個視頻指出,為自閉患者接種疫苗,首先得做一些安排。當天,可讓他們提 前穿好無袖的衣服、準備好長達30分鐘可以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娛樂工具,如平板電 腦和書籍等,並將時間安排在他們日常較為冷靜的時段。
「在接種疫苗時,也得為他們安排分散他們注意力的物品,例如零食、音樂等。」
另外,在接種之前,可以用圖片和簡單的語言,冷靜地向他們敘述接種過程,讓他們提前熟悉。 再來,父母也可以在接種之前,在平日與他們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包括戴上口罩和手套,練習穩定他們的手臂。
傳染病專家梁浩楠醫生說,做好這些準備後,多數自閉症患者都能成功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