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業走下神壇?
全球科技巨擘紛紛掀起裁員潮,但分析師預計,隨著各行各業正在尋求數碼轉型,科技業仍有增長空間,因此本地還是需要科技專才。 隨著通貨膨脹和利率攀升,加上冠病疫情後的形勢變化,一些科技企業變得更加謹慎理財,不再因為擔心失去人才而四處招聘,包括那些高度依賴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融資的金融科技起步公司。
科技領域的裁員程度並不統一,取決於具體公司的長期戰略。
例如,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保留了他們的業務發展團隊,以繼續管理客戶;有的公司則削減了『非核心』職能,但仍然保留了戰略技術團隊(如人工智慧),以便在當前的危機之後保持競爭力。
這也意味著更多科技專才可供市場雇用。
科技業大幅裁員後,市場上出現更多科技專才可供雇用。對傳統上不被視為科技公司的企業如銀行而言,科技公司裁員是個好消息,這為求職者帶來一絲曙光。因為銀行紛紛尋求深化數碼能力,加上非科技公司和起步公司也想要創新,也給科技就職者新的就業機會。

舉例來說,華僑銀行的技術團隊規模,在過去兩年翻了一倍,比如增加了區塊鏈、人工智慧和擴增現實等新興技術領域的團隊。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招聘1500名技術崗位人員,比如應用開發人員、網絡安全專家、區塊鏈專家和數據科學家。
「
大華銀行計劃在今年招聘2700多人,其中500人從事技術和數據工作。 並且還在繼續招聘數據、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的關鍵職位,以及網站可靠性工程、區塊鏈和雲計算。
儘管如此,在求職者眾多的情況下,僱主就能決定雇用條件,意味著員工可能會獲得更少的加薪額。
去年本地軟體工程師的薪金平均上漲了22%,但今年則 「相對持平」,最多只有個位數的增長。
這是因為創業資金的放緩、裁員和凍結招聘,以及加密貨幣處於 「熊市」 等因素。有鑒於此,科技專才或許不應該期望太高的加薪額。
科技專才需要轉變心態。我們不再處於『免費資金』(free money)公司在爭奪人才時非常積極的市場。
對於真正想建立一個有競爭力長期職業的年輕人來說,大規模的科技公司往往不是最好的地方,因為它們在流程和職業發展前景方面,往往比傳統企業更僵化。
新加坡的大裁員
本地今年第三季有1120人被裁退,當中460人來自科技公司,但該領域職位空缺率仍高,顯示被裁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業務重組。
與此同時,勞動市場緊縮的情況有所舒緩,今年9月的職位空缺減至10萬8200個,是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
2022年第三季《勞動市場報告》顯示,被裁退人數共1120人,同第二季歷來最低的830人相比,增加290人,其中來自資訊和通信領域的裁員人數從第二季的110人增至460人。被裁者主要是40歲以下,持大學文憑的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和技師(PMET)。
其他領域的裁員人數則維持在較低水平,裁員主要也是因為企業重組業務所致。被裁後在六個月內找到工作的居民比例,從今年第一季的71.5%高點,降至64.8%,同冠病疫情前的水平持平。

報告也顯示,就業人數在第三季度增加7萬5900人,已超過2019年冠病疫情暴發前的水平,新增勞動力主要來自非居民雇員,有7萬1100人,並主要集中在製造和建築業。
由於居民就業人數已比2019年高出4.4%,因此只增長4800人。今年10月的總體失業率同9月相比則微跌0.1個百分點達2.0%,包括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內的居民失業率為2.8%,上升0.1個百分點,公民失業率則也下跌0.1個百分點,為3.0%。失業至少25周的居民長期失業率則維持在0.7%。
哪些公司在裁員?
01 Grab
在美國上市的本地私召車與送餐平台Grab控股實行縮減開支措施。
公司將展開一系列削減成本措施,以應對變幻莫測的宏觀經濟環境。削減成本的措施包括不再為多數職位增聘人手、高級經理的薪金被凍結,以及削減旅行和開支預算。

東南亞無法避免價格和利率上漲對經濟增長帶來的影響。他說,新措施能避免公司出現可能打亂公司未來計劃的反射反應。
截至2021年底,總部設在新加坡的Grab聘有大約8800名職員。
02 Carousell
科技業裁員潮持續,本地電商平台Carousell宣布裁退110名員工,人數占集團員工約一成,其中約50個受影響工作崗位來自新加坡。被裁員工將獲得至少三個月工資補償。
約50個裁員崗位來自新加坡
Carousell也對員工做出了一定的補償,這包括工作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遣散費,未滿三個月將補足,此外包括剩餘假期折現、允許員工保留手提電腦、延長員工和家屬的醫藥和保險福利至明年6月、協助配對新工作等。
2012年創立的Carousell,專為用戶設立線上買賣平台。集團在10年內擴展至八個市場,去年9月還成功集資1億美元(約1億3500萬新元),獲得11億美元估值,躋身科技獨角獸之列。
03 滙豐銀行
總部設在倫敦的滙豐控股將精簡全球管理層以降低成本,2000名高級運營經理中可能多達15%被裁。
此次裁員行動將涉及多個業務部門和地區,並削減至少200個職位,其中大部分為營運長(COO)職位。

消息人士稱,過去把自己定位為全球本地銀行的滙豐聘請了許多營運長,在每個國家和業務線都有各自的營運長。
自從今年6月開始,電商巨頭 Shopee已經展開三輪裁員行動,包括送餐和線上支付團隊的員工。
而在最近,社交媒體Facebook母公司Meta在全球範圍內解僱了1萬1000多名員工,包括在新加坡營銷和工程等部門的數十名員工;推特則削減了全球一半或大約3700名員工。

有報道指出,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Amazon)也計劃裁減1萬名員工。
這波裁員看來還在繼續....
年輕人被裁居多
今年7月至11月中,人力部接到科技公司裁退1270名本地員工的通知。其中八成屬銷售、營銷及企業職能等非技術員工。七成被裁員工為35歲以下,這和資訊與通信領域就業居民的低年齡中位數情況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資訊與通信領域的全職雇員薪金近年來持續上升,每月總收入的中位數從2017年的5700元,增至2021年的6100元。
根據現有勞動力市場數據,今年上半年,資訊與通信領域裁退260個本地員工。從2017年6月到今年6月期間,每年平均裁員人數為790人。截至今年6月,從事資訊與通信業的本地員工有13萬6100人。
近一兩個月被四家科技公司裁退的1000多名雇員中,三分之一是技術人員。本地目前的資訊與通信領域就業情況是穩定的。一些領域如包括本地銀行在內的金融服務業,都在招聘技術人員。
今年第二季,包括非技術人員在內的資訊與通信領域本地從業者,被裁後的半年內重新就業的比率,比整體經濟的高。這領域今年上半年增聘了7000名員工。過去五年,每年平均增聘8100人。

至於未來半年是否會有更多科技業員工被裁退,很難說,基於經濟宏觀和全球供應鏈的不確定情況,資訊與通信業的某些領域可能會減少招聘,但金融服務業仍具增長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