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的繁榮發展就是檢驗改革開放的成功的試金石。
在1991年的時候,已經87歲高齡的鄧小平去往南方視察,當小平同志看到現在的深圳、廈門等經濟特區的發展時,他很是欣慰。
現在的普通百姓們家裡已經和鄧小平在新加坡訪問時見到的當地居民家裡一樣了,生活富足,周邊超市各種店鋪也很完善。
在改革開放取得了如此大成就的時刻,鄧小平不驕不躁,還就之後的發展發表了一些列的講話,在上海又開設了浦東新區的建設。
關於中國所走的道路的性質,鄧小平也給出過他自己的理解。「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只要是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貓。」
鄧小平在遇到事情的解決方法,永遠都是如此靈活而又務實的,改革開放中中國能夠保持住中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靠鄧小平的謀劃部署。
他處事的靈活還體現在「一國兩制」這一構想上,一方面是和英國談判中對於主權問題的強硬,又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解決方式避免了社會動亂的產生。
在1997年,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
也就是在香港回歸的這一年,93歲的鄧小平與世長辭。
這不只是全國人民的悲痛,李光耀得知消息後也第一時間趕來悼念,不禁感慨,
「我失去了一位摯友,一位十分偉大的摯友,他改變的一個時代,拯救了12億人口。」

小結
李光耀如此敬佩鄧小平,並且將其當做自己的摯友,都是敬愛的鄧小平同志用他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贏來的。
是鄧小平的堅定,以及他對改革開放道路的總體謀劃讓中國開始走上一條富強之路!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幸福感!
小平同志是屬於人民的一塊瑰寶,我們也會永遠記得,當年有一位老人,在南海畫了一個圈,從此我們的時代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