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新加坡股市主體及主板延續了年後的上漲趨勢,周二小幅拉升後保持了震盪上行;凱利板全周呈現劇烈震盪上行,雖在收盤前有小幅回落,但總體延續了上漲的趨勢;行業上年未能延續上周的大面積上漲;個股上以三大本地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股熱度依舊;另有主板指(STI)新年以來簡析。
1. 指數概覽
海峽時報指數(大盤股)
Straits Times Index (STI)


本周海峽時報指數:起 3338.492,收 3428.950,最低點為 3335.034,最高點為 3435.583 。本周主板指數延續了年後穩定上漲趨勢,在周二開盤後小幅拉升後保持了震盪上行的趨勢。
凱利板指
FTSE ST Catalist Index


本周凱利板指:起 273.706,收 279.180,最低點為開盤點,最高點為 283.662。全周呈現劇烈震盪上行,周中經曆數次反覆起伏後,最終在收盤時有小幅回落,但總體延續了難得的年後上漲趨勢。
註:
1,海峽時報指數(STI)是一項市值加權指數,用於跟蹤新交所前30家上市公司的表現。
2,FTSE ST Catalist 指數是一個市值加權指數,用於追蹤 Catalist(中文譯為凱利板,類似於創業板)公司的表現。
2. 行業概覽
本周按照SSIC分類標準進行劃分的18個行業中,9個行業上漲,9個行業下跌。

本周行業熱點圖
上漲的行業中,「藝術娛樂和文娛活動」的漲幅最高,達到了1.18%,其他如「食宿服務活動」的漲幅也達到了0.93%,「人體健康和社會工作活動」漲幅0.62%,年後第二周行業景氣狀態沒有得到上周的延續,上漲行業數量較上周減少了4個。
下跌的行業中,「建築業」領跌0.97%,創下行業近期的最大跌幅,其餘如「房地產活動」和「農業、林業以及漁業」分別跌去0.57%和0.51%。
3. 個股概覽
本周個股表現上,本周漲幅排行榜前十的企業及相關信息如下:

其中本地三大銀行股DBS,OCBC,UOB在前四名中占據三席,延續了本行業自年初開始的持續關注和景氣。另外Mewah Intl(美華國際)和Hai Leck(海陸控股)漲幅都超過了10%,屬於本周的明星股。
本周跌幅排行榜前十的企業及相關信息如下:

其中AEI(新加坡鋁企業)絕對跌幅和跌幅百分比都上榜前十,不復前幾周的風光,建築和房地產行業的公司(如置地控股)也受到的影響較大,波動較大。
4. 主板指海峽時報指數(STI)凈流入5.5億新元
迎來「開門紅」
2 月的前三個交易日,30 只海指成分股吸引了 5.54 億新元的機構凈流入,使 2022 年初至今的機構凈流入達到 14.2 億新元。這與海指領跑區域基準指數相一致,自 2021 年底以來上漲了 8%。
過去五周,銀行股(約占海指權重的 45%)一直是全球表現最強勁的板塊之一,對利率的鷹派預期增加, 美國2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在通脹壓力下進一步上移。星展集團控股(DBS)、華僑銀行(OCBC)和大華銀行(UOB)在 2022 年年初至今的平均回報率為 15%。
除銀行外,2022 年初至今機構凈流入與市值比最高的海指成分股包括勝科工業、新交所、新電信、吉寶企業、城市發展、新航和凱德綜合商業信託。這七隻股票在 2022 年年初至今的平均回報率為 8%。
在虎年的前三個交易日,即 2 月 3 日至 2 月 7 日,30 只海指成分股的機構凈流入總額達5.54 億新元。繼 2021 年機構凈流出18.05億新元之後,這30隻股票自2022年以來的機構凈流入額達14.15 億新元。繼 2021 年錄得機構凈流出之後,近五周出現機構凈流入的海指成分股包括新電信、凱德綜合商業信託、新加坡交易所、吉寶企業、豐益國際、新加坡航空、怡和控股、雲頂新加坡、香港置地、城市發展、華業集團和新翔集團。
截止2月7日,海指2022年錄得7.9%的總回報率,與機構凈流入同步。海指的表現領跑區域基準指數,富時亞太指數下跌2.8%。在被動資金流向方面,截止2022年1月,兩隻跟蹤海指的ETF基金—SPDR海峽時報指數基金和日興海峽時報指數基金的總資產管理規模從2021年12月底的22.3億新元增至22.8億新元。2022 年 1 月,由於散戶賣出套現,兩隻 ETF 的申購和贖回產生了 3100 萬新元的凈流出,賣出交易比買入交易高出 526%(4800 萬新元對770 萬新元)。




海指股票的近期表現和機構凈流量如上表所示。
這 30 只股票按 2 月前三個交易日的最高機構凈流入量排序。
數據及圖片來源:
1. 新加坡交易所官網
2. 路孚特、彭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