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新加坡中央醫院被美國《新聞周刊》評為全球10大最佳醫院,位列第三名。
在10大最佳醫院中,只有兩家亞洲醫院上榜。新加坡中央醫院表現亮眼,緊跟在美國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和美國克利夫蘭醫院(Cleveland Clinic)之後,排名第三。
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亞洲最好的宜居地。這裡有亞洲最優質的醫療保健系統,其醫療實踐標準已躋身世界一流水平。
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與發展研究院(IMD)發布的《2009年世界競爭力年度報告》,新加坡的醫療基礎設施排名全球第四。

一流的醫療保健設施吸引了超過四十萬名外國病患來這裡治療。連續兩年(2007年、2008年),新加坡被TravelWeekly(亞洲)評選為最佳醫療/保健旅遊目的地。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均壽命的延長以及區域經濟環境的改善,消費者越來越主動地尋求更高質量的醫療保健服務和生活方式,對醫療科技的需求預計將會增加。
預計到2012年,外國病患人數將增至一百萬。
因此,能夠為醫療保健和研究機構提供尖端技術、實驗室和檢測設備以及服務的出口商,將發現新加坡是一個利潤豐厚的新興醫療市場。
此外,新加坡良好的醫療環境還吸引了大量國際組織入駐:例如,國際聯合委員會(JCI)將其亞太區總部、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和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
此外,超過10間世界頂級的醫療技術企業選擇在這裡建立其亞太區總部,其中包括:愛爾康、波士頓科學公司、愛德華生命科學公司、強生公司、羅氏診斷、西門子醫療系統和捷邁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衛生部與A*STAR(科學、技術和研究機構)和其他幾個政府機構合作,進行醫療方面的臨床和轉化研究。
國際醫療組織、各大企業及研究機構的共同努力,將持續推動新加坡醫療產業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醫療科技行業也展現蓬勃生機。新加坡政府已將醫療科技確定為生物醫學行業中的一個重要發展領域。
全球約 60% 的微陣列(用於檢測基因表達的實驗室工具)和三分之一的熱循環儀及質譜儀在新加坡生產。
此外,全球生命科學工具行業中的前十大公司已有八家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生命科學工具行業是醫療科技市場的一個子市場)。
根據市場情報公司 Emerging Strategy 的報告,2016 年新加坡醫療科技行業為經濟貢獻了 40 億新元。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EDB) 表示,新加坡的戰略位置使醫療科技公司能夠發掘亞洲的機遇。
新加坡還擁有 60 多家跨國醫療科技公司,這些公司開展一系列活動,從地區總部和製造業務一直到研發,涵蓋廣泛領域。
總的來說,受益於政府的扶持政策和製造業的正面貢獻,新加坡正在成為一個地區性醫療科技中心。

在亞洲甚至全球,新加坡都是醫療產業產品設計、開發、測試和推廣的理想地點。
這裡巨大的市場正等待更多企業前來掘金!
參考資料:
[1] http://ccn.mofcom.gov.cn/spbg/show.php?id=11911
[2] http://www.dss.gov.cn/News_wenzhang.asp?ArticleID=362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