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信詐騙異常猖獗,全球各地不斷傳出有國人上當受騙的新聞。
中國駐多個國家的大使館不止一次發布重要通知,提醒出門在外的國人警惕電信詐騙,特別是在當地的留學生和留學生家長。

近日紅領巾本人親歷了一次典型的電信詐騙。
下面給大家講講事情經過:
騙子來電
下午,小紅接到本地陌生號碼來電。
接聽後是一段電腦語音:「您有來自上海警方的協查通知,請帶上您的IC,前往警察總署協助調查,或選擇人工服務取得協助,英文請按1,華文請按2。」
紅領巾差點忍不住笑出聲,首先紅領巾並沒有OCBC華僑銀行的銀行卡,而且外國人在新加坡的銀行開戶,豈是只憑護照和IC這麼簡單,還需提供各種其他材料並親自到銀行辦理。

小紅一本正經地與騙子周旋下去。
海外華人屢遭詐騙 中國大使館多次發布緊急提醒
近幾年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多次接到留學生遭到電信詐騙,或旅遊在新的華人遭到詐騙的案件。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於2016年8月15日、2017年8月3日、2018年1月8日、2018年1月14日、2018年6月15日、2018年6月27日及2019年3月25日,多次發出緊急提醒:警惕電信詐騙!
詳見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embassy.org.sg/chn/lsfw/zytzs/
電信詐騙常用手段
據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發布的緊急提醒中提到,針對海外中國公民的電信詐騙主要有以下幾類:「虛構綁架」、「冒充公檢法」和「冒充使領館工作人員」。

下文摘自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發布的緊急提醒:
1
虛構綁架
犯罪嫌疑人假冒中國駐外使領館、國際刑警組織等名義致電中國留學生,以涉案為由要求受害人同外界切斷聯繫,後嫌疑人再冒充綁匪致電受害人父母,要求其支付贖金,留學生父母在無法同子女聯繫的情況下,信以為真,將贖金匯入嫌疑人銀行帳戶。
2
冒充公檢法
犯罪嫌疑人假冒公檢法、國際刑警組織等名義致電受害人,以其涉嫌犯罪需澄清資金來源為由,要求其將資金轉移至其「安全帳戶」,受害人信以為真,上當受騙。
3
冒充中國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
犯罪嫌疑人自稱中國駐外使領館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護照等證件需延期補辦、身份證件或信用卡被冒用、因涉嫌各類案件需凍結銀行帳戶或配合調查,要求受害人提供帳戶信息或繳納有關費用。此外,犯罪嫌疑人還可能冒充快遞公司、電信公司、銀行、海關等單位工作人員進行詐騙。
4
紅領巾此次遇到的詐騙手段
不法分子冒充新加坡郵政局、DHL快遞公司、OCBC銀行(新加坡華僑銀行)等工作人員或新加坡警察部隊警官致電在新中國公民,謊稱「當事人在中國涉嫌洗錢等,已被納入國際金融反洗錢犯罪嫌疑人通緝名單,將協助當事人向中國警方報案」。
其後,來電人將電話「轉接」給「中國公安機關」或「檢察院」,或由自稱「中國公安偵查人員」、「中國檢察院調查官」的不法分子致電給當事人,謊稱「為更好地配合調查,要求清查當事人帳戶資產,須向其提供國內外內所有銀行帳戶號碼」。為增加詐騙可信度,犯罪分子利用電腦軟體顯示相關部門的來電號碼,並套取當事人信息,提供盜用國內有關單位負責人名義和印章偽造關於要求配合調查的文件,如「通緝令」等,並威脅當事人不能將有關情況告知家人。

目前在新加坡常見的其他騙術:
一、犯罪嫌疑人製作和政府部門網站十分相似的網頁,引導受害者輸入自己的個人資料、網上銀行密碼;
二、偽造附有受害者照片的逮捕令,以假亂真;
三、要求受害者提交裸照,以證明身上沒有「被通緝者」的身體特徵,然後以此進行威脅;四是謊稱自己是國際刑警,要求受害者遵照指示與家人斷絕聯繫,做騙子的「錢騾」。

自我保護 警鐘長鳴
針對各類電信詐騙的犯罪手段,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多次在官網上發布鄭重提示摘要如下:
1
不要輕信任何以中國駐外使領館名義索取銀行卡等個人財務信息、要求轉帳或匯款的電話及郵件等。
2
請中國同胞不要輕信任何以中國駐外使領館名義要求更新護照或詢問個人財務信息的電話。
3
不要在電話里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家庭情況、銀行帳戶等個人信息。遇來電人要求「不要與家人朋友聯繫,以保證他們安全」,或提出其他不合常理的建議,切勿相信。如接到陌生人電話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綁架」、「親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時務必冷靜,待通過其他渠道核實情況後再處理。
4
如不幸上當受騙,應及時向新加坡警方報案,並同時向國內公安機關報警。


如接到類似涉嫌詐騙的電話、郵件等,請務必提高警惕,建議直接報警或撥打中國領事館領保求助電話進行核實。
新加坡報警電話:999
中國駐新加坡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緊急求助電話:+65-64750165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有沒有紅領巾的粉絲或身邊朋友跟小紅一樣遇到過電信詐騙?
快來留言讓大家一起擦亮眼睛看清騙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