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在新加坡不能像在中國一樣,繼續跟政府租這塊地嗎?
就算屋主想續租,新加坡政府卻未必肯。
03. 屋契到期後何去何從?
針對有聲音促請政府讓組屋地契到期後自動延長,黃循財早在2018年國會參與政府施政方針辯論時推翻了這種建議,因為不是所有人都希望自動延長地契。
「我們不能假設每個人都希望這麼做。像我們管理過市鎮理事會的人都知道,越老的組屋越需要維修。
若房子已超過99年,能想像它需要多少維修,這對居民將造成多大的費用負擔?」
新加坡政府不肯把土地續租給屋主,那地契到期後,難道屋主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攢錢買的房子價值歸零,收歸國有? 土地自始至終都是政府的,所以其實屋主對於這個問題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
稍微有些自主性的解決方案只有一種:屋主們可以聚集起來投票決定,將地皮推出市場集體出售(En-Bloc)。

但集體出售能否成功,要看發展商競標出價,由市場來決定。
而且,集體出售這樣的大事,牽扯到很多個家庭和巨額金錢,中間變數很多。
舉個例子,地契從1986年算起的99年公寓順福雅苑(Shunfu Ville),就在2016年5月以6億3000元集體出售成功。
但這項交易卻一波三折,包括少數屋主的反對。最初提出反對的屋主共有五個,最後剩兩人反對。
還有一個辦法是:等。
當然,這個方法只適用於組屋位於很好的地點,比如說位於市區,或者政府計劃重建的地段的屋主。如果真就等到了組屋入選選擇性組屋重建計劃(SERS),對於屋主來說,是非常划算的。
選擇性組屋重建計劃(SERS)由新加坡政府於1995年推出,如果組屋入選該計劃,那麼政府就會按當時的市價買回,然後在同一地區新建組屋,有點類似國內的拆遷。
被選入SERS計劃的屋主,又有新房,又能從賠償和搬遷的配套中受惠,這感覺實在是太像中了彩票。
舉個例子,入選SERS計劃的麥博申巷第81座到第83座三座組屋的313戶居民居住的組屋屋齡已約50年,建屋局將在循環路靠近麥波申地鐵站,為他們興建新的替代組屋,並且他們還將獲得相當於市價的賠償。

但是別高興的太早,自SERS計劃於1995年推出以來,只有4%的組屋獲選加入。
過去五年每年平均僅有一個SERS項目完成,進行中的也只有個位數。
過去幾年,有很多屋齡達30年的舊組屋易主,有些買家抱著「高齡」組屋會獲選,納入選擇性整體重建計劃的期望而進場,卻在2017年引起時任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的提醒:舊組屋未必都整體重建指出,只有位於土地尚未被充分利用地段的組屋,才會獲選加入SERS計劃。
在新加坡,組屋的居住率占了九成,能不能入選SERS計劃,也許真的只能拼人品了。
那些沒有被選中到SERS計劃里的組屋,到期之後是會被政府收回的。而且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能夠納入到SERS計劃中的組屋會越來越少。
換言之,這個「中獎率」不是一般的低。

如果覺得乾等著天上掉餡餅的幾率不大,也可以不等,直接參與自願提早重建計劃(VERS)。
自願提早重建計劃(VERS)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2018年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的政策,居民可在組屋屋齡滿70年後投票決定要不要加入VERS,選擇是否提早把組屋售回給政府。
如果大部分屋主投票支持加入,就是把房子賣給政府,政府將購回組屋重新發展,居民可使用售屋所得購買另一套組屋;要是居民投票反對,則可繼續住下去,直到地契期滿。

具體細節還沒有公布,因為VERS只會在組屋屋齡滿70年後才推行,距今大概還有十幾年的時間。
黃循財對此表示,政府將到各個組屋區收集民眾看法再做決定。博納集團主要執行員林永富則說,房契只剩大約20年的房產價值不高,因此居民不應該對VERS所得抱有太高的期望。
以丹那美拉一帶惹蘭真巴卡古寧(Jalan Chempaka Kuning)的有地私宅為例,屋契剩少於20年的半獨立式洋房與所有條件相似但屬於永久地契的房產相比,便宜約九成。

有房產經紀表示,新加坡寸土寸金,政府讓居民在組屋達到70年時自願決定要不要把房子賣給政府,這對屋主來說是好事。
不過他認為屆時的賠償率應該不會很高,相比之下趁房子還有價值推出轉售市場售賣會更划算。
各方面比較平衡的選擇,就是買進比較新的99年地契住宅,並且在不太舊的時候賣出去。
一般來說,建好十年之內的住宅,無論是出租還是賣出都比較容易。一旦住宅建成超過了25年,很多買家就開始考慮年限問題了。
而地契少過60年的住宅,通常在市場上就很難賣了。

若是組屋屋契進入中後期,受設施老舊、剩餘契約有限,以及動用公積金儲蓄購屋受限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自然會逐漸轉弱。
因此,多數家庭在住了一代人的時間後,可以利用住宅套現,不致於無法從舊組屋獲益。
套現渠道包括出租房間、加入建屋局地契回購計劃,以及「大屋換小屋」,購買地契較短的小型單位,利用剩餘售屋所得加入終身入息計劃,獲取終身養老金等等。
總而言之,正如李顯龍總理在2018年國慶群眾大會上向組屋屋主保證的那樣:當組屋99年地契到期後,他們不會無家可歸。
對於一些新的組屋屋主來說,99年地契這顆「定時炸彈」還很遠,很多人考慮的是住上五年左右,等到市場房價攀高時,轉售出去。
即使不打算出售,以新屋的年限住上一兩代人應該是足夠的。
而對於購買轉售組屋的屋主就要考慮好自己的情況,看清地契的年限,因為當組屋地契只剩下45年時,其價值會越來越低,銀行很可能不願意貸款。

所以,看待組屋地契的剩餘年限,應該像對待婚前協議一樣,看個清楚,想個明白。
否則,當房屋的年限歸零時,價值也就一點都不剩了,屋主可能只能把房屋歸還建屋發展局,到時候,一分錢都拿不回來。
這也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在新加坡買房的避雷思路:儘量不要買地契短的!
資料來源:
1. 8視界新加坡:芽籠3巷土地月底歸還政府 32戶已找到永久住所
2. 聯合早報:芽籠3巷 屋契僅剩3年 居民後悔沒賣屋
3. 網絡公民:舊樓有價?99年屋契如「計時炸彈」 買房養老還行得通嗎?
4. 聯合早報:建屋局局長蔡君炫:99 年組屋屋契足夠應付兩代人需求
5. 獅城BBS:新加坡房產的產權到期怎麼辦
6. 聯合早報:洪奕婷:99年的問題
7. 8視界新加坡:李總理:99年屋契到期後 國人不會無家可歸
8. 時代財智:中國「以房養老」vs 新加坡「屋契回購」
9. 聯合早報:參與屋契回購計劃 保留屋契到期屋主或可繼續「租」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