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tock圖片)
文 / 馮湘玲
老年患者抗癌之路不簡單,關鍵是需要一套因應個別需求量身制定的抗癌計劃。
初見89歲的退休工程系講師 K先生,我對這位長者溫文儒雅的風度留下深刻印象,雖然他此時已身患末期癌症。
當K先生到醫院求診時,吞咽困難已有整整兩個月,其病情逐漸惡化。他被確診患上第三期食道癌。由於他之前已患有心臟病,也曾經中過風,切除食道腫瘤手術的風險估計會太高,於是腫瘤外科醫師建議他接受化療和放射療法來治療食道癌。
鑒於K先生年事已高,又有合併症,腫瘤醫師推介他到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的老年腫瘤科診所,在對他施癌症治療之前,先讓他接受身體狀況體能的整體評估。
K先生接受了老年綜合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簡稱CGA)。這項評估是針對年老癌症患者的合併症,用藥狀況,體能,營養狀態,認知能力,情緒,所擁有的社會心理支援做全面鑑定。
為病患治療預先做對策
老年綜合評估也讓治療團隊能預計患者在接受癌症治療過程中所可能碰到的問題例如營養不良,頻繁跌跤,認知能力退化,情緒低落,經濟困難,社會心理狀況等等,並預先做對策。陪伴著K先生的妻子也是他的看護者,所以我們當天也關注她是否面對任何難以緩解的壓力。
K先生獨生子因為工作而定居海外。K先生的日常生活完全獨立,能自己獨自外出找朋友或買東西。
在罹患癌症之前,他最愛吃妻子做的家常菜,不過太太如今必須將食物混合攪拌成泥狀讓他較易吞咽。她對先生的照顧一向無微不至,但面對著先生患癌的壞消息,還是不禁對前景感到百般焦慮。
這對年長夫婦退休已近30年了,純靠積蓄和兒子的收入過日子,兩老自然會擔心治療費,急需一些實際的忠告與建議。K先生一方面想把病治好,另一方面卻不想為了治病而讓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
國大醫院對230個如K先生這樣的70歲以上年長癌症患者做了一項研究調查,發現通過老年綜合評估,可以讓醫療團隊找出年長癌症患者一些未浮上檯面的潛在問題,如營養不良,情緒低落,認知能力退化,社會心理等問題,有效性可達51%。
及時介入可改善患者情緒
癌症患者一般在確診後,因為過度關注癌症狀況,往往反而忽略了這些周邊潛在問題。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能在患者的癌症療程開始之前或期間及時介入處理這些潛在問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緒和社會功能。
老年綜合評估也能讓醫療團隊辨識出那些已呈虛弱狀態的年長患者,好適當減少療程藥量,進而減低副作用風險,讓患者能通過療程獲得最大利益。
醫療團隊對K先生和太太做了深入評估,了解兩位老人家的實際需求後,我們的跨領域團隊就開始行動了。
K先生因為確診患有輕度帕金森病和失智症,他得由老年癌症診所的專科醫生同步跟進治療。
團隊里的醫療社工則為K太太提供支援,幫助她為先生的醫療費申請經濟援助;營養師則建議K先生需要額外攝取哪些營養。
老年癌症科團隊的護理協調員則幫助這對老夫婦了解複雜的醫院系統,讓兩老抗癌道路可以走得更踏實。
K先生成功完成了食道癌的化療和放療程序,只出現些許輕微的副作用。K太太在醫療護理團隊的細心引導下,也能比較有信心地應付先生的看護職責。
療程結束迄今三年了,K先生的身體狀況依然良好,而他會與K太太定期到老年癌症科診所複診做後癌症檢查,並接受帕金森病治療。
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老年癌症科診所會在每一個年長癌症患者接受治療前做老年綜合評估,並有一支跨領域團隊隨時準備提供必要支援。
老年患者抗癌之路不簡單,關鍵的是需要有一套因應個別需求量身制定的抗癌計劃,以便更好地在抗癌道路上協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也給予看護者一切必要支持。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腫瘤血液科顧問醫生)
文章來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