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個把孩子送出國留學的家長,都對孩子抱有非常大的期望,因此,孩子的安全問題也一直都是家長們的頭等大事。
那麼,把孩子送到新加坡留學安全嗎?新加坡有沒有校園霸凌的事件呢?

校園內的「自殺遊戲」
這件事去年發生在新加坡的樂賽學校,最開始是一個媽媽發現兒子極其不願意坐校車,在她耐心的詢問下,得知這一舉動和校園內的一個遊戲有關。
這就是樂賽學校的「自殺遊戲」。
坐校車的人都要被迫參與到這個遊戲,且一旦進入遊戲無法中途退出,玩家如果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就可以加分,反之則減分,分數為零者就要死!
這個遊戲的發起者是一個小六的學生,而遊戲的管理者是一位小二生。
不過校方隨後就發布了澄清文告,表示其實這是一場誤會!

坐19號校車的學生在月初的時候玩了一場遊戲,遊戲中可以獲得「快樂的分數」,如果在遊戲中「死了」就可以退出遊戲,因此「死了」只是結束遊戲的意思。
由此看來,這個男孩並沒有遭受到實質性的校園欺凌。
然而,並不是每一位「主人公」都像這個小男孩一樣幸運。
+
裕廊的維林中學曾有一段校園欺凌的視頻流傳網絡,視頻中一個男生把椅子丟在另一個男生的身上,兩個人還發生了肢體衝突。
之前還有一個掌摑女生的視頻流傳。兩個女孩和一個女孩交談,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對她拳打腳踢,還打了女孩一巴掌!

有些家長和學生沒有過這類似的遭遇,甚至有人在心裡疑問:校園霸凌真的有這麼普遍嗎?
據調查統計:87%的青少年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同學的暴力行為,因此家長要及時關注孩子的變化,預防校園霸凌的發生。
什麼是校園霸凌?
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孩子被校園霸凌的信號
不願意上學:一向乖巧的孩子突然想要逃學,排除孩子真的厭學的情況下,家長一定要注意,是否自己的孩子正在校園內被欺凌。
個人物品丟失或損壞:如果孩子的鞋子、衣服、文具等個人物品經常丟失或破損,家長不要一味責怪孩子,多耐心詢問孩子,是否存在校園欺凌。
身體傷痕:如果孩子的身體表面,無故出現淤青、抓傷等人為傷痕,極有可能遭遇了暴力。
情緒低落且伴有失眠:孩子回到家之後,如果出現情緒低落甚至伴有失眠、噩夢的現象發生,多半是在校園遭到了言語誹謗等精神方面的傷害。

上廁所習慣改變:如果孩子突然變得一定要回家上廁所,極有可能學校廁所已成為暴力者的主場。
自殘:如果孩子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自殘甚至自殺,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稍一不留神,孩子就可能真的沒了。
出現校園霸凌的原因
《孩子與惡》一書中是這樣描述「校園霸凌」的:
「孩子有關『惡的體驗』學習嚴重不足,無法從其他手足或同學間了解該有的限度,大人監視的目光須臾不離,很多孩子被當成所謂的好孩子來養育,被遷入固定的規格里。
面對內心不斷湧出的力量無法分辨,孩子便失去分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這種事,停不下來。」
因此,校園霸凌的出現,根本原因在於孩子不理解什麼是「惡」。

校園霸凌其實有兩種類型,分別是「身體傷害型」和「精神侮辱型」。
「身體傷害型」大多以暴力的形式出現,危害顯而易見,也很容易被家長們發現。
「精神侮辱型」這種隱性霸凌經常被家長、老師忽略,然而這種形式的霸凌緩慢而強烈,危害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很多。
面對校園霸凌,家長該怎麼做
+
首先,要從孩子那裡清楚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保持冷靜,並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這是絕對必要的。
接下來,將這件事情告訴學校。這將使學校對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並能快速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隨後,家長和老師儘快進行見面討論,以便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防止更多壞事情的發生。
學生、學校和家長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網絡,對防止校園霸凌和其他形式的傷害行為極為重要。
記住,要向孩子傳達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你並不孤單,無論在學校還是家裡都有一個強大的依靠。

想要了解更多新加坡留學信息?
快添加小新君進行諮詢吧!
詳細校訊以及申請詳情
請掃描下方添加小新君進行諮詢喔~

推薦閱讀:



想了解更多新加坡資訊
歡迎在後台給小新君留言交流
或者添加小新君的微信號:iedu_sg

—— END ——
本文內容由新加坡教育網發布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許可不得抄襲,翻版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