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閒嗎?」 我相信有大部的人會回答:「是」 疫情蔓延之下,「閒」成了我們生活的常態。
自新加坡宣布「封城」之日起,「Stay at Home」宅在家裡就是為社會做貢獻,因為疫情,困 住了多少人的腳步, 原本熱鬧喧囂的城市街道,安靜的讓人無所適從。

早上八點的中央高速路 CTE,不堵了

從前車水馬龍的美食街牛車水,通暢了

充滿神話色彩的魚身獅頭魚尾獅,像是睡著了

曾經鬱鬱蔥蔥、風景秀麗的濱海灣花園,也空了

不見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也看不到曾經熙熙攘攘大街小巷的人群, 從來沒想過,在最繁華 的烏節路,一陣腳步,都會讓人覺得聒噪

新加坡,仿佛和全世界一樣, 也切換到了靜音模式 我們曾經無數次抱怨這座城市的擁堵,無數次的想像可以宅在家中,安逸的躺在沙發上辦公, 自由自在的吃著零食上著課,還可以再養養花,喝喝茶。
如今,當我們的夢變成了現實,第 一次宅家辦公, 第一次線上學習,就連聚會都變成了『雲』聚會。
在這樣『閒』的生活里, 我們才發現,原來這麼坐立不安。
宅在家裡的樂趣,有一半來自於隨時可以外出的自由,多少人在疫情阻斷期間,居家隔離出 自己的 』態度』!

網友為新加坡五月份三個公共假期的最佳旅遊路線

網傳某男生,疫情期間,每天跑到樓頂遛彎,一個月硬生生走出一條白色「道路」

疫情期間,超市裡搶來的屯的貨都吃完了嗎?沒吃完我們還可以培養下耐心和數學能 力

腦洞大開的網友們依據微信運動步數,可以判斷出你家住幾居室 在這個阻斷措施的持久戰中,除了要保持自娛自樂的樂觀態度,也別忘了『閒』時,才是最 好的增值期。曾經看到一句話:「如果想要知道一個人是否優秀,那麼就看看他閒下來的樣 子。」
疫情期間,即使身體被隔離了,心也不該被隔離。
一位在中國方艙醫院讀書的年輕人最近在 網絡上走紅。病床上,他還專心研讀《政治秩序的起源:從前人類時代到法國大革命》。「讀 書哥」用行動告訴我們:閒暇時,是最好的增值期。

《菜根譚》里有句話:「人生太閒,則別念竊生。」人生太閒,就會胡思亂想,曾經總覺得 閒來無事是最大的幸福。
疫情期間卻明白了:太閒,並不是一個人的福氣。記得看過一個分析,一個人一生如果按 72 歲算,一生中睡覺占了 20 年,吃飯 6 年,生病 2 年,文體活動 8 年,工作 14 年,而閒暇時間有 22 年。
22 年的空閒時間,遠比工作占據的 時間更長,這些時間是我們最寶貴的自由時間,也是認清自己想要什麼樣生活的最好機會。
也許,你從未見過這樣安靜的新加坡,但,請你再等一等!
別讓疫情定格住我們原本生活的 樣子,陽光依舊燦爛。加油,新加坡!
等到我們我們脫下口罩,去到巴剎,暢快的喊一句:「安哥,來杯 Kopi O, 不打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