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元(簡稱:新元或新幣,舊稱:坡幣,英文:Singapore Dollar),是新加坡的法定貨幣,以S$標記。一元可被細分為10角(也稱為「毛」)或者100分(cent)。新加坡元可分為紙幣和硬幣,從2004年起開始發行2元,5元及10元塑膠鈔票。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退出馬來西亞聯邦宣告獨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國,但仍使用馬來亞與英屬婆儸洲元。1967年,英鎊貶值,原「馬來亞與英屬婆儸洲貨幣委員會」停止發行馬來亞與英屬婆儸洲元,新加坡於同一年開始發行自己的鈔票「新加坡元」,至今共發行四套鈔票。
1967年6月12日,新加坡發行了第一版新加坡元鈔票,印有胡姬花(蘭花)圖案,發行面額為1元,5元,10元,50元,100元,1000元,後於1972年增加25元及500元鈔票,又於1973年發行10000元鈔票。(1967-1976)
1元幣正面圖案為「胡姬花" ,背面圖案為住宅區的排房公寓,票幅為 12.1× 6.4厘米,主色調為深藍色;

5 元幣正面圖案為「胡姬花」,背面圖案為新加坡河上的繁忙景象,票幅為12.7× 7.1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1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以新加坡版圖為背景的四隻緊握的手,票幅為13.3× 7.9 厘米,主色調為紅色;

25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最高法院大樓,票幅為14.0× 7.9厘米,主色調為棕色;

5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濱海區和克里福德碼頭,票幅為14.6× 8.7厘米,主色調為藍色;

1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水域的和平景象,票幅為15.9× 9.5厘米,主色調為藍色和紫紅色;

5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政府辦公大樓,票幅為16.0× 9.6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10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新加坡維多利亞紀念堂和皇后宮,票幅為15.9× 9.5厘米,主色調為紫紅色和深灰色;

10000 元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為 "胡姬花",背面主景圖案為大樓,票幅為 20.3 × 13.3 厘米,主色調為綠色。

胡姬花其實就是蘭花,但在東南亞地區,人們一直約定俗成地使用「胡姬花」這一叫法,胡姬花(卓錦·萬代蘭)也是新加坡的國花。之所以稱之為「花」系列紙幣,其最顯著特點就在於該套不同面值紙幣的正面主景圖案的中間,均描繪有美麗的胡姬花(背面描繪的則是新加坡的公共建築和海濱、河流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