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馬來族新人來說,婚禮是隆重又溫馨的「一日國王與王后」的千人宴
如果住在組屋區,一定看過馬來族婚禮。這些通常在組屋樓下、多用途亭子或民眾俱樂部舉行的婚禮,對馬來族新人來說,是既隆重又溫馨的「一日國王與王后」的千人宴。沒錯,就是千人宴。
對於馬來族婚禮,曾擔任馬來族婚禮策劃師的Som Said受訪時劈頭第一句話就是:「結婚是一個慶典,必須讓大家知道自己結婚了,免得惹人閒話。」
確實,馬來族婚禮是很難不被注意到的,因為組屋樓下平時空蕩蕩的亭子裡, 會掛起漂亮的帷幔,擺上華麗禮座的花台,以及特別裝點的餐桌。當然還有現場烹煮,和不斷飄來的食物香氣。就算沒有經過亭子,沒有聞到香味,也會老遠的聽到歡慶的鼓樂。
婚前彩繪禮驅邪守護
Som Said說,在馬來文化中,除了齋戒月需要禁食,不宜結婚外,並沒有忌諱的月份。以往,馬來族婚禮為期七天,但隨著生活變得忙碌,如今從婚前儀式到結婚慶典,已濃縮至三天。期間必須進行三個儀式才算完婚。

婚禮前夕的彩繪禮,准新人在各自家中,由長輩為他們的腳趾和手指塗上指甲花顏料,以示祝福
首先是婚禮前夕的彩繪禮,准新人在各自家中,由長輩為他們的腳趾和手指塗上指甲花顏料,以示祝福。指甲花有治蟲咬和解毒的藥效,馬來人相信,在新娘的手腳塗上指甲花顏料能驅趕邪靈,守護新娘。根據傳統,新人塗上指甲花顏料後就不能出門,直到婚禮當日。新人也會在婚禮前,互贈心形的檳榔葉,象徵兩人的貞潔,也代表這是兩人的首次婚姻。
丈夫的第一份禮物:22元5角

另兩個儀式是:宣誓結婚和婚禮。兩個儀式分兩天舉行,也可在同天舉行。宣誓儀式是馬來族婚禮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通常在女方家或是回教堂舉行,只有新人的家人和近親密友出席。這個儀式由回教祭司主持,他將朗讀可蘭經為新人祈禱祝福,並見證新人簽下一紙婚書。
在宣誓儀式上,男方會準備聘金和禮物給女方,聘金數額視個人心意,另外必須給新娘相當於一包米的禮金(mahr),數額為22元5角。新娘可用它購買任何東西,但不能花在食物上。新娘一般會用來買小飾物,並視之為丈夫贈送的第一份禮物,一輩子珍藏。

男方送給新娘的其他禮物分別裝在托盤上,例如首飾,或是衣服、鞋子和包包等
男方送給新娘的其他禮物分別裝在托盤上,例如首飾,或是衣服、鞋子和包包等。女方也會送新郎禮物,同樣放在托盤內。雙方準備的托盤數目必須是奇數,可以三、五、七,也可以多達15盤。一般上,女方會多準備一些。至於禮物的選擇,可以隨心所欲,並不強求,體現出婚禮中的相互體諒與包容。
宛如君主臨朝的並坐禮
婚禮的宴客時間從上午11點到下午五點,但一對新人在下午兩點左右才華麗登場。他們在羊皮鼓的敲打聲中,隨著手持一支支七彩棕櫚穗花(bunga manggar)的迎親隊伍,步入婚禮殿堂。新郎手握馬來佩刀,新娘的頭飾金光閃耀,引人注目。
「儀式的高潮是『並坐禮』(bersanding),新人並坐在精美的結婚禮座上,接受親友的祝福。這代表兩人已正式成為夫妻,親友們會向新人拋撒花瓣和黃姜米給予祝福,花瓣和黃姜米象徵美滿的婚姻,祝福新人百年好合,多子多福。」

新郎新娘高坐花台上,俯視來賓,猶如君王臨朝
新郎新娘高坐花台上,俯視來賓,猶如君王臨朝。Som Said說,新人都很享受這一日國王與王后的待遇,他們只需含笑端坐,向到場的親友道謝。
同天不同地,連辦兩場婚禮

馬來族的婚宴,最能體現他們的家族觀念。過去不時會在馬來族婚禮的場地,看到一些出席者帶著鍋碗瓢盆來去,可以想像他們不但來祝賀,還下廚幫忙。當然,也有人選擇請專人負責。
馬來族的婚禮,喜歡闔府統請,所以賓客如雲。賓客在婚宴的六小時內隨意來去,祝賀及用餐後便會離開,如此一撥來一撥走,一般都有千人出席,可說隆重盛大。

盛大還包括同一天內,男女雙方各辦一場婚禮,分別宴請各自的親友。一對新人會先在女方家舉行並坐禮,跟著才到男方家並坐,所以賓客要看新郎新娘的話,就要事先問清楚哪段時間在哪裡了。如今也有人為了方便而二合為一,只辦一場婚禮,雙方親友聚集一處。
參加婚禮的賓客都會收到包在紙花中的熟蛋。Som Said說:「這是為了答謝賓客,除了表達愛,雞蛋也象徵多子多孫的祝願。」婚禮後,新人在還沒有自己的新家以前,會住在新娘家。
馬來族婚禮的開放式婚宴很有意思,大家都樂於參與,輕易就有千人出席,讓人感受到一種很溫馨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