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加坡呼籲大家少出門
少去外面吃飯
島民可謂是積極響應

*示意圖
這不,為了在家做飯
周末很多家庭都去濕巴剎(菜市場)
買菜買水果
很多巴剎周末早上都排起長隊
有些攤主表示人比平時多一倍!

*示意圖
椰子採訪了一位椰友
她說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也是
差不多9點半,10點才去巴剎買菜
平時,還有很多選擇
昨天直接看到空空如也的菜攤
去晚點,都被別人買光了

*示意圖
馬西嶺的一位菜攤老闆
接受本地媒體採訪時表示
最近,選擇在家做飯的人變多了
所以更多人來買菜
她的攤位生意很好
來買菜的人幾乎是之前的一倍
而據椰友的反饋
新加坡的物價
確定以及肯定地靜悄悄漲了......

椰子去看了下菜價
NTUC超市現在250g黃瓜S$1.2
芥藍S$1.25一包


你覺得漲價了嗎?
∇
這是去年底NTUC官網價格截圖


咱們來挑幾樣對比一下
西瓜
年底的西瓜價格 S$ 5.75
今天西瓜價格是 S$ 5.95
多了2毛

中國紅富士
去年底是 S$ 3.85
現在是 S$ 4.25
多了4毛

藍莓
去年底 S$ 3.5
現在 S$ 3.95
多了4毛5

不過這些價差
也許精明的主婦媽媽們
更為清楚
而我們能得到的一個反饋
就是新加坡一些東西
物價漲了
但是為什麼會漲呢?
陳振聲:恐慌購買行為導致漲價
貿工部部長陳振聲
昨天(31日)
就有為大家解釋
為什麼新加坡的物價會漲

(來源:mothership)
他直接點出:疫情到來
大家非常恐慌
到超市各種大搶購
這種購買行為
足以驅動價格走高
但事實上
新加坡的各種貨源渠道
遍布世界多個國家
即便現在有旅遊禁令和
邊境管制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
一些貨物流動
尤其是基本物資的流通
(包括食物和藥物在內)
是肯定保持穩定的

(來源:Asiaone)
陳振聲部長的意思
大概就在於此
只有大家都保持冷靜消費
新加坡對外
才更有跟別人議價的底氣

(來源:ST)
而且還有另外一點
也是恐慌性搶購
會造成的一個惡劣局面
貨物供應鏈中斷
一旦貨物供應鏈中斷
就會造成一個「供應空窗期」
這是讓物價上漲的
另外一個影響因素

(來源:TODAYONLINE)
對此陳振聲部長
就解釋了:
假設供應一家超市
需要一批量的卡車和駕駛員
如果突然間超市斷貨
為了應對緊急情況
原本的資源、卡車和駕駛員數量
都得增加1-2倍

所以聽聽部長的意見:
理智且負責任地消費
買自己所需的就行
可以有自己的小庫存
但太超過的就沒必要
小夥伴們是不是
也覺得應該這樣做呢?
現在疫情時期
記得少出門
不聚集,理智購物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