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1日訊)對中年讀者來說,兒時在學校窄窄的「水溝」旁,與同學們集體刷牙的情景,相信還歷歷在目。
不過,你未必知道,推動這個刷牙運動的有趣背景。
據《聯合晚報》引述國務資政兼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前天的面子書貼文,原來政府發現第一批入伍的軍人牙齒都不行,而當時的調查也顯示,一半的新加坡人不刷牙。
「許多人或許記得,當時好多人,即使是40多歲,都有幾顆牙齒不見(一些人用金牙套,然後咧嘴微笑,說明他們生活過得好)。」

兒時在學校窄窄的「龍溝」旁集體刷牙的情景,深刻地留在許多讀者心中。(取自尚達曼面子書,源自新加坡國家檔案館)
尚達曼上載學生集體刷牙的照片,說每年國慶總勾起他早年的時光,例如那些與公共衛生和營養有關的宣傳運動,包括不要隨地吐痰、喝牛奶運動等。
他記得,小學生每人獲分一支一毛錢、當時已算很不錯的牙刷,還有一毛半的塑料杯,在課室外窄窄的「水溝」排隊;通常是上午上課前,或休息之後,老師會示範正確的刷牙方法。
尚達曼說,當時的成長歲月很不同,但對孩子來說也很有樂趣。
以50年前推出「洗手運動」來說,那時就已呼籲人們勤洗手,尤其是上完廁所之後,而不是現在新冠肺炎才有。
他指出,當年的宣導運動是大課題,因為衛生水平低,病菌廣傳。
除了發現阿兵哥牙齒不行,政府也發現多數學生都缺乏必要的維他命和礦物質。所以推行每個學生都得在學校喝牛奶的計劃。
「許多孩童從沒喝過牛奶,所以就集合在溝渠旁,校方再把牛奶倒進他們的杯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