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新加坡)睿意健康國際聯盟、(新加坡)睿意學院主持主辦的睿意新加坡研修·醫院管理與臨床重點專科能力建設,於2019年12月8-14日在新加坡進行並圓滿結束,來自海南省、廣東省、山東省5家醫院的13位醫院領導和中層管理人員參加了此次研修交流。

此次研修由專題講授和醫院參訪兩個模塊組成,內容涉及醫療服務、醫療品質、人力資源、醫療流程等。研修結束,大家進行了及時的回顧總結。各位專家紛紛表示收穫很大,很受啟發,「震撼」、「衝擊」、「超出預期」、「接地氣」成為本期分享感受時的關鍵詞——

新加坡醫療體系: 高效完善、理念先行
政府主導,理念先行: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以優質高效著稱,關鍵在於:政府主導、理念先行。新加坡有非常棒的健康哲學:倡導預防為先,強調健康是自己的責任。將安全、專業、尊重、體驗,貫穿到每一個醫療環節,提高醫療品質與服務水平。政府主導、理念先行,不僅在醫療方面,在公共設施、市政建設等方方面面都體現得淋漓盡致。從我們觀察到的很多細節可見一斑,比如我們上下車的一些車道、扶手設置,隨處都有的遮雨防曬的雨棚、一些拐角的細節處理等等,醫院的人性化細節就更多了,處處體現出人文關懷。
新加坡醫療體系完善,資源配置合理:新加坡醫療保障體系非常完善,醫療資源配置合理,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做得非常到位,各個層次醫療機構的銜接也非常順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和學習借鑑的地方。
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我們國內的醫療,重點主要放在5%的就醫服務上,還有95%的健康管理服務需要開發,如何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我們可以借鑑新加坡的經驗,認真進行思考,尤其是新加坡在應對老齡化挑戰方面的很多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流程高效規範,人文關懷貫穿始終:通過一周以來的專題學習和參訪醫院,我對新加坡醫療體系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以下幾點:醫療體系構建合理、高效,管理理念先進,流程高效,規範性很強,人文關懷貫穿始終。
醫院不像醫院,醫生不像醫生:睿意學院楊銳院長在講到新加坡醫院的管理和價值觀時,提煉了一句話:醫院不像醫院,診所不像診所,醫生不像醫生。我們來之前可能想像不到,去參訪醫院後發現確實是這樣。這句話高度概括了新加坡的醫療狀況和特色。中國的醫療之路將如何走?我們的醫院工作該如何去推?回去後該怎麼去管?這幾天的學習給了我們很多啟迪,明確了思考努力的方向。

精細化管理和服務: 核心是把簡單的東西做精細
只要用心,就能做到精細:上課時,老師問我們: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精細化管理和服務,老師非常認同。精益管理課程有一個遊戲互動環節,起初我對這樣的教學方式還有點想不通,但是玩著玩著就明白了,精細化管理和服務的理念,核心就在於把看似簡單的事情,用心去做,反覆去做,做得精細,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
品牌是基礎,技術是保證,服務是生命:我收穫最大的是以下幾點: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結合現實的管理創新。我們看到了新加坡管理理念的先進性、前瞻性。品牌是基礎,技術是保證,服務是生命。
創新放眼未來,創新結合實際:新加坡很有創新精神,不只解決現在的問題,更著眼於未來。讓我感觸很深的是,他們的創新結合實際。比如在精細化服務方面,會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綜合各種因素去考慮,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好、做細。
有滿意的員工才有滿意的患者:精細化服務的對象不僅僅是患者,也包括員工,如果員工不滿意,他怎麼會對患者做到盡心盡力的服務呢?有滿意的員工才有滿意的患者,老師講到的這一點,讓我很受觸動。

流程做到極致,資源用到極致
流程管控,讓制度管人: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加坡的流程管控、品質管理,比如一個流程做到位以後,即使換一個新人去接替已經做得很熟的人,他照樣能做好。用流程制度管人,很值得我們借鑑。
流程做到極致,資源也用到極致:我們在上課和參訪醫院的過程中,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新加坡醫院把流程做到了極致,每一項管理和服務舉措都體現在一步步的流程里,資源也用到了極致,而我們的很多資源都存在著浪費現象,這兩點非常值得我們回去以後好好思考,努力提升。

理念超前: 敢做別人不敢想的事情
酒店+醫院的理念,讓我們很受衝擊:這次研修交流,一個最大的感受是新加坡有很多超前的理念,敢做別人不敢想的事情。比如我們這次參訪的高端私立醫院,把醫院和五星級酒店結合在一起,如果不是我們親自來看,簡直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我們肯定會覺得很多問題沒辦法解決,比如院感防控的問題。但是新加坡不僅敢想,更敢做,而且做得那樣好,這給我們帶來很大的衝擊。
百聞不如一見,很震撼很受啟發:我們在來之前對新加坡也有一些了解,但是百聞不如一見。一個星期的研修交流,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震撼,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帶給我們很多震撼,每天都接受頭腦風暴,這和我們在國內的培訓學習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很受啟發。
微型智能社區,我們也可以做:老師在講課時提到的一個健康教育的具體案例讓我很受觸動。新加坡有一些微型的智能健康社區,在小區門口放置了血壓儀、藥品櫃等醫療設備,這樣大家經過門口時,就可以自發去測測血壓等,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樣的健康宣教形式給我們很多啟發,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只是以前沒有想到。

以人為本,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
看人而非看病,我們做得還不夠:我們在國內經常說,我們要以人為本,應該看人而不是只看病,而且也在往這些方面努力,我們自認為現在做得還不錯,但是到新加坡一看才知道,我們做得還很不夠,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很多。
母嬰配對系統和防跌倒系統印象深刻:大家總在強調病患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又覺得安全措施實施起來好像很困難。這次老師講到的母嬰配對系統和防跌倒系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其實我們國內現在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完全可以借鑑並實施這些先進的病患安全措施。
醫院細節設置非常人性化:這次參訪醫院,我留意到很多細節,比如醫院地面用紅色、綠色等各種醒目的色彩做標識,很清晰地引導患者就診。醫院的自動鞋底消毒系統也讓我印象尤為深刻。這些細節設計都非常人性化,值得借鑑。
有奉獻精神才能把事情做好:我感受最深的是兩個字:奉獻。不管哪行哪業,只要有奉獻的精神,肯定能把事情做好。在這一周的學習生活中,不論是從我們的授課老師、參訪醫院的講解老師,還是睿意學院的老師和工作人員身上,我都能感受到這種奉獻精神,讓我們此行收穫滿滿。


醫院文化:將價值觀植入員工血液
員工培訓機制很到位:新加坡醫院非常重視對員工進行培訓,並且每年都要進行崗位評估,包括第三方公司或者醫院內部評估,用質量、數字來細化評估結果,並且直接跟薪資掛鉤,是一套非常有效的員工培訓、評估機制。
將價值觀植入員工血液:在參訪新加坡中央醫院時,授課老師提到每個人都是醫院的重要名片,如何尊重價值觀,將價值觀植入每個員工的血液,是醫院致力在做的工作,醫院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活動,比如張貼員工照片、培訓實踐、關懷行動、每日改善計劃等,從細節入手,引導員工注重醫院理念和價值觀。新加坡中央醫院能夠在全球10大最佳醫院排名中位列第三,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

研修安排: 超出預期,很接地氣
走過幾個國家,這次最接地氣:我這是第三次參加出國研修交流,走過幾個國家,感覺這次最接地氣、感受也最深。這次的課程內容貼近我們的需求,老師的授課方式很生動,學習活動安排得多樣靈活,我們這幾天帶著問題,一邊聽一邊看,一邊學習一邊思考,感觸深刻,收穫很大。
超出預期,每天都在進步:一周的研修交流,超出了我來之前的預期:比我預期的課程安排好,比我預期的學習密度大,比我預期的感受體會深。我看到了我們之間的差距,每天都在思考下一步應該怎麼做。每天都有收穫,每天都在進步。接下來,我希望把我們醫院的管理幹部一批批送來學習,接受新加坡先進的管理服務理念。
睿意工作:「做得很完美」:這次走出國門的研修交流,可以用一句話來評價主辦方睿意的工作:「做得很完美」。睿意各方面的安排,包括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很注意細節,非常用心,層層對接很精細,睿意的工作精神也讓我們很受感動。
團長評價
行程緊湊 課程合理

本期研修班團長、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外聯部主任黃玉勇先生在總體評價中寫道:
有幸參加由睿意主辦並承擔相應服務的由海南、廣東、山東五家醫院組成的醫療管理研修班,就一周學習做如下總結:
1、行程安排。整個行程安排緊湊,課程安排合理,參觀醫院有一定代表性,能代表新加坡的醫療水平。
2、生活安排。生活安排舒適,讓大家在學習之餘有一定的時間了解新加坡的風土人情、醫療保障及新加坡的人文歷史、文化、美食。都是用細心、專心,去做好服務。讓大家的新加坡之行非常輕鬆愉快。
3、學習收穫。由於研修目的明確,人員結構相對合理簡單,每個人都是帶著任務而來。想看什麼?想學什麼?回去如何做?該怎麼做等等都是有目的性的,而且均為中層管理幹部,在醫院的發展壯大中擔任重要角色,因此收穫很大,主要是事先溝通到位,針對性強,目的明確。
4、結業環節。主辦方睿意學院的楊院長及團隊很用心,結業環節讓每個人都分享學習的收穫並親自總結,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時請來了國家外專局的領導,讓大家倍感溫馨。
最後祝睿意學院越辦越好!為中國衛生事業立新功!
對於此次研修交流,黃團長還有感而發,即興賦詩一首:
獅城共修
漂洋過海匯獅城,
同根同源情誼真;